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刘挽云:刻砖有魂 传承有心

0
分享至

天津日报记者 田莹

刘挽云

本名刘季赟,天津民间工艺“刻砖刘”第五代传承人,天津美术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砖刻艺术化、生活化的开创者。代表作品有“洞见”太湖石系列、“解放桥”等。

在机器轰鸣、信息奔流的时代,依然有人选择与青砖为伴,与刻刀共舞。她就是刘挽云,在天津民间工艺领域,与“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并称“四绝”的“刻砖刘”的第五代传承人。

她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守艺人”。在她身上,古典艺术的学养与拍卖行里历练出的现代视野交织;工匠世家的执拗血脉与学院派的系统思维共振。她放弃旁人眼中的坦途,选择了一条窄路,不仅要将濒危的手艺从时光深处打捞出来,更要为它在当代生活中找到安身立命乃至蓬勃生长的土壤。在她手中,冰冷的青砖被赋予了温度、呼吸与灵魂,而古老的传承也因此有了更辽阔的心胸与更坚定的心跳。

生在“刻砖刘”世家

一心传承家族技艺

冯骥才先生曾出版《天津砖刻艺术:手稿珍藏本》,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书稿。上世纪60年代初,冯骥才骑车经过老城里的大街小巷,被老房子上的砖刻吸引。在他眼中,那些砖刻就是繁复华美的艺术品,但也渐渐成为历史的遗存。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逐一拍下砖刻的照片,并将其所在的地点、在建筑上的位置、雕刻的题材内容记录下来。他还结识了家住西门里、身怀绝技的“刻砖刘”刘凤鸣,得知天津城中很多宅院的砖刻都出自他手,刻砖的一切讲究和诀窍也都在他心上。

清代中期匠人马顺清将依附于建筑的砖刻提升为一门艺术,凭着独创的“贴砖法”闯出了“花活马家”的名号。刘凤鸣是马顺清的外孙,他年纪轻轻便琢磨出“堆贴透雕法”,能在方寸青砖上雕琢出层峦叠嶂的立体山水与栩栩如生的鸟兽精灵。天津的石家大院、广东会馆、北宁公园、大悲禅院等古建筑上,都有“刻砖刘”鼎盛时期的砖刻作品。时光流逝,当刻砖技艺传至刘凤鸣四子刘书儒手中时,古建凋零,砖窑空置,这门辉煌过的老手艺仿佛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刘挽云是刘凤鸣长子刘书霖的孙女,她自小在这样一个“藏着辉煌过往,却难寻未来”的家族里长大。“四爷爷刘书儒和我的爷爷刘书霖年纪相差很大,我和两位长辈都很亲近,每天都追着他们玩泥巴。”刘挽云回忆,那时候,她的小手总在不停地捏着,一会儿是摇头摆尾的小狗,一会儿是竖起耳朵的小猫,有时还会照着砖刻纹样,捏出简单的缠枝莲。四爷爷在旁边看着,偶尔放下手中的活计指点一句:“耳朵再往前挪一点儿、花瓣的弧度再圆些,才像真的。”

刘挽云对砖刻有热忱,也有天赋,但家里人总说:“女孩子把砖刻当成爱好就好,没必要真扎进这一行。这个活太苦了,责任也很重。”命运的转向,始自她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读书时,到北京一家知名的拍卖行实习。在那里,她结识了范迪安、霍春阳等顶尖艺术家:“那些书画大家们得知我的家世,都鼓励我回天津。他们说,拍卖行少了你没关系,但你不回去,‘刻砖刘’可能就没有了,这是你的责任呀!”一边是拍卖行优渥的薪资和行业经验的积累,一边是家族技艺的未知前路和沉重责任,最终,刘挽云选择了更难走的这条路。

2005年,她向四爷爷提出正式拜师学砖刻,却被拒绝,理由现实又残酷:“这行早就没落了,你干什么都比学这个强,再说现在哪还有能刻的青砖?没有砖,学了也是白学!”四爷爷的阻拦反倒激起了刘挽云的韧劲儿,她偏要找到一块能让四爷爷点头的青砖。

第一次寻砖,她直奔以古建和砖刻闻名的山西,可背回来的青砖却让她碰了壁:山西砖多是“窑前刻”,砖坯需未烧先刻,砖的质地酥软,烧完再刻,一刀下去就崩出坑,不适合天津“窑后刻”对砖体硬度的要求。

江苏知名画家周亚鸣建议刘挽云南下:“南方还有不少家族在修建祠堂,说不定有你要的砖。”这次刘挽云也学聪明了,特意带上了刻刀。来到南方,她发现眼前是另一番景象:大家族修缮祠堂、更新牌楼的需求不断,青砖窑仍在批量烧制,厂房里,工人忙着雕门楼、刻影壁。她拿出刻刀在砖上试刻,青砖质地致密,线条刻得利落不崩裂,甚至因现代工艺改良,密度比祖辈用的老砖更均匀,正符合“堆贴透雕”的要求。她又惊又喜,不仅带回了青砖,还特意拍下视频,记录下砖窑出砖的场景和工人埋头雕刻的状态。

当刘挽云带着青砖和视频站在四爷爷面前时,老人先是愣了一会儿,接着眼底的光一点点亮了起来。他终于明白,刘挽云不是一时兴起,她懂砖刻,爱砖刻,更有不放弃的决心。那块来自南方的青砖成了“敲门砖”,敲开了四爷爷的心门,也让刘挽云如愿成为“刻砖刘”的第五代传承人。

不满足于简单的形制

要把砖刻变为艺术品

那时刘挽云还在北京上学,每个周末都回天津学砖刻。“砖太重,不方便来回带,每天我心里都惦记着没刻完的纹样。”她说。几年过去,四爷爷的身体大不如前,刘挽云终于下了决心,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天津,她说:“也没想前途什么的,就是不能看着两百年的家族手艺断了,现在想来,可能这个决定救了‘刻砖刘’,起码在我这一代守住了。”

刘挽云的砖刻从不是机械地复刻。四爷爷教的是“刻砖刘”的独特技法,她则凭借开阔的眼界,大胆引入现代工具来革新工艺。“女性从事砖刻时指力、体力都是劣势,为此我一直在寻找更趁手的工具。四爷爷只用过角磨机,觉得那已经是最好用的工具了。我尝试使用做玉雕、木雕的各种电动工具,后来发现牙医的气动工具比电动的更稳定,更适合雕刻易断易碎的青砖。”不满足于只是引入雕刻工具,她还主导开发了气电混动集成雕刻工作台,申请了专利。这种工作台能减少雕刻时的震动,让亭台楼阁的廊柱、栏杆等全镂空细节更精准,也解决了雕刻中粉尘污染的问题。对工匠来说,有新型工具的加持,能节省不少体力,大大缩短工期。当刘挽云把用新型工具雕刻出的作品摆在四爷爷面前时,老人感叹:“你比我做得好,真的好,这手艺在你手里活了!”

市场的不认可,是比技法更难逾越的难关。刘挽云坦言,头三年,自己没卖出去一块砖。她再次南下,到安徽与当地人合办砖刻厂,承接古建门楼工程,虽然能带来不错的收入,但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却不能满足她对砖刻艺术的追求。“砖刻厂的经历让我更明白了自己该走的路,我不想一味地重复一种形制或风格,我要做的是艺术品,想让每一件作品都有思想。”工厂平稳运行后,她返回天津,继续追寻自己的砖刻梦。

“技法是基础,最难的是设计和创意。”她从古典文学里找灵感,也依据米芾《研山铭》的画稿复刻出灵璧石笔山,砖面上山峦起伏、洞穴通透,石纹的肌理清晰可见。她把作品发到朋友圈,没想到,两位搞绘画的老师立刻找上门,愿意高价收藏。“从那以后我想通了,砖刻艺术就是小众,不用追求大众市场,只要找到懂它的人,就可以了。”她把目标客户锁定在热爱传统文化的藏家群体,跟懂的人聊,不用解释为什么一块普普通通的青砖在雕刻之后价值能涨千百倍,好的作品可以让懂它的人一见钟情,这就是知音。

一次喝茶时的偶然发现,为刘挽云打开了砖刻生活化的新赛道。那天她随手把茶壶放在工作台的青砖上,几天后发现,砖面没有一点茶渍,甚至连茶味都没留下。青砖的吸水性和自洁性,让它天然具备了作为茶盘的优势。她刻了一块茶盘,半年后,砖面因吸收茶汤而泛出温润的光泽,像养了多年的茶宠。她开始尝试制作茶盘、壶承、笔山等日用器具。尤其是她为一些紫砂壶藏家定制的壶承,每一块都根据壶的造型、藏家的喜好设计纹样。这些作品很快在藏家圈传开,不少人愿意出高价,再排一两年的队,就为了得到一块专门定制的手工砖刻茶盘。刘挽云感慨:“最普通的青砖,雕刻后比玉还贵,这就是手艺人的价值吧。”

既是“守艺人”

也是革新者

刘挽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守艺人”,而更像一位追赶时尚的革新者。她深知传统师徒一对一的传承一旦中断,手艺可能就没了,因此她跳出家族局限,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产教融合”之路。

她与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合作,把青砖与刻刀搬进了课堂。不同于传统师徒的口传心授,她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发出集成化的“教学包”。其中不仅包含适配教学场景的砖刻工作台、定制青砖材料包与专用工具包,还配套了详细的课程教案与教学视频。这些教学包实用性很强,即便没有砖刻基础的老师,也能对照视频指导学生完成从备料、画稿到基础雕刻的全流程操作。她还推动“刻砖刘”工作室成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参与砖刻项目,在实践中提升技艺,打通了“教学、实践、就业”的传承链条。

“我在南方开工厂多年,深知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会手工雕刻、会电脑制图、会数控雕刻的全才,在雕刻行业‘一将难求’,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对准了行业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我也能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大家都认为非遗传承是家族秘传,其实有规模的、系统性的教学能更好地传承非遗。”刘挽云说。

谈及当下的非遗传承生态,刘挽云也有自己的想法:“非遗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技艺是因过去时代人们生活的需求产生的,当代人可能不常用了。传承人首先要做的是守护技艺、精进手艺,其后才是怎样应用。把工艺做到位,再加上用心的创意,得到大家的认可,市场可能慢慢就来了,否则手艺迟早会变味儿。”

这些年刘挽云忙着做两件事:一件是给“刻砖刘”的老作品建数据库,从天津博物馆馆藏的《龙凤呈祥》《四爱图》,到天津清真大寺、老城里徐家大院的砖刻遗存,她带着相机和扫描仪跑遍各处,记录下纹样细节、雕刻技法;另一件,是撰写《天津砖刻》专著,她想把“刻砖刘”的传承谱系、“堆贴透雕法”的核心步骤、天津砖刻南北兼容的风格成因,都白纸黑字地写下来。她说:“以前这些东西都装在四爷爷的脑子里,传给了我,万一哪天我忘了怎么办?写成书,就能留得更久。”她还有更大的梦想,“先把天津的砖刻研究透、写清楚,有机会再把全国的砖刻历史与技法研究一遍,这事现在还没人做,我要是能做完,这辈子就没遗憾了。”

刘挽云用坚韧守住了传统,用智慧浇灌出新芽。就像她刻在砖上的那些纹样,既有祖辈留下的感觉,又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这,或许就是传承最好的状态。

刘挽云访谈

一代代人不断革新

才形成了好的传统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能把传承这件事做好?

刘挽云:最初我四爷爷反对我学砖刻,是认为这门手艺没用了,看不到前景。我找青砖,展示南方的砖刻产业,不是为了证明它能挣大钱,而是为了证明现代社会依然有人需要这门技艺。这是一种存在价值的证明,是给我四爷爷信心,也是给自己信心。非遗传承的前提,是传承人从内心认同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并找到它能与当代社会连接的那个点——可以是市场需求,也可以是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甚至是情感价值。我先证明了它“活着”,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让它“活得好”。顺序不能乱,心态不能急。

记者:您如何看待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

刘挽云:什么是传统?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具,它本身就是一代代人不断革新、积累的结果。当年天津城的老匠人马顺清发明了“贴砖法”,我太爷爷刘凤鸣发明了“堆贴透雕法”,这些在他们的时代,也是创新。工具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创意、实现工艺精度。我四爷爷说,“你比我做得好了”,他夸赞的不仅仅是我用了新工具,更是我在新工具的辅助下,实现了他们当年想实现却难以达到的极致效果,比如更精细的镂空、更稳定的刻画。这种超越是对他们技艺的真正继承和发扬,是对传统最大的尊重。如果固守老工具而让手艺停滞不前,甚至因为难度太大,做得远不如前人,那才是对传统的辜负。

记者:您如何把握艺术追求与商业生存之间的平衡?

刘挽云:我的平衡之道很清晰,就是“以商养艺,分层对待”。我把业务分得很开:一部分是商业板块,比如工厂承接的古建工程,要符合市场规律,要考虑成本、效率、客户需求,它是我和我的团队生存的基础;另一部分是艺术创作板块,这是纯粹的个人表达,可能耗时数月,不考虑市场接不接受,只追求艺术上的极致,我不求靠它挣钱,它更像是我的学术研究和个人修行。幸运的是,当商业板块做得扎实、艺术板块的成果逐渐被藏家认可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商业收入支撑艺术探索,艺术上的突破反过来又能提升整个品牌的价值和商业项目的品位。关键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牺牲掉手艺的根和魂。

记者:您对自己的定位,是艺术家还是手艺人?

刘挽云:我从不敢自称艺术家,只能做一个“艺术化的工匠”,以传统技法进行艺术表达。既好看又有艺术思想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商业是让这个好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见、让手艺得以延续的手段。如果一心只想挣钱,手就会抖,眼就会花,做出的东西必然匠气、俗气,最终连商业价值也会失去。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一套《乌蒙深处》开播!说真的,这才是观众最想看的央视剧

央视一套《乌蒙深处》开播!说真的,这才是观众最想看的央视剧

时光琉影8
2025-11-13 18:14:04
喜讯传来!遭央视“开除”,被传与小尼结婚的王冠,如今找到真爱

喜讯传来!遭央视“开除”,被传与小尼结婚的王冠,如今找到真爱

老狊说体育
2025-11-15 04:37:22
越来越难了!深圳一工厂订单不足加班少了,发文激励员工跨区工作

越来越难了!深圳一工厂订单不足加班少了,发文激励员工跨区工作

火山诗话
2025-11-15 17:55:20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爱泼斯坦档案”的热度已经压不住,川普的麻烦大了!

“爱泼斯坦档案”的热度已经压不住,川普的麻烦大了!

近距离
2025-11-15 17:09:59
于子迪全运破亚运纪录 2025成绩榜仅仰视麦金托什

于子迪全运破亚运纪录 2025成绩榜仅仰视麦金托什

体坛周报
2025-11-15 16:54:18
田曦薇现身上海恒隆,怼脸拍也好美,可盐可甜,捂嘴笑都那么漂亮

田曦薇现身上海恒隆,怼脸拍也好美,可盐可甜,捂嘴笑都那么漂亮

可乐谈情感
2025-11-15 09:53:10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历史有些冷
2025-11-14 20:10:03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小涛叨叨
2025-11-15 19:07:48
七国集团联合声明直指中国,俄乌、台海、核武逼宫,中方硬气回应

七国集团联合声明直指中国,俄乌、台海、核武逼宫,中方硬气回应

趣生活
2025-11-15 20:46:42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倒查13年!查来查去,究竟在查谁?倒霉的建筑行业,生存比建设难

倒查13年!查来查去,究竟在查谁?倒霉的建筑行业,生存比建设难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13 14:43:01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波音737 MAX空难后数十宗诉讼中首个裁决

波音737 MAX空难后数十宗诉讼中首个裁决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4 16:59:03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20:49:52
A股:大家做好准备,不出所料,下周一,11月17日,历史要重演了?

A股:大家做好准备,不出所料,下周一,11月17日,历史要重演了?

云鹏叙事
2025-11-15 09:26:05
于和伟羽绒服成焦点,红毯规矩被打破?300元涨幅背后藏着什么?

于和伟羽绒服成焦点,红毯规矩被打破?300元涨幅背后藏着什么?

勺哥乡村味道
2025-11-14 12:53:01
29岁程序员疑身陷东南亚,出租屋内留下一张神秘纸条,警方已介入

29岁程序员疑身陷东南亚,出租屋内留下一张神秘纸条,警方已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4 15:26:05
2025-11-15 21:59:00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8107文章数 118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艳!她的造型和用色让人叹为观止!

头条要闻

高市对华挑衅后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 特朗普划清界限

头条要闻

高市对华挑衅后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 特朗普划清界限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成都初中老师全运会摘银!更意外的是,她是政治老师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