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患者找同事代办出院手续后猝死!家属投诉到卫健委...

0
分享至


一位30岁男性醉酒患者,由120送到医院,同事陪同到院。诊断为酒精中毒,收住胃肠内科。

收住对症处理后,凌晨3 点,患者酒醒自行离开医院。上午患者同事到院,要求办理出院手续。

医生告知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钾离子 2.9,存在猝死风险,需要继续住院治疗,但患者同事表示患者已经离院,并拒绝联系其本人及家属,表示如果出事,一切后果由他承担。

医生见劝说无效后,也只好如此,就让患者同事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签字后办理出院。

谁知,这世上最的事,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出院后,患者当天前往便利店购物时,突发昏倒。再次由120送往医院就诊。当时昏迷,自主呼吸丧失,经气管插管抢救,最终还是死亡。

这时候,家属来了,不干了,情绪失控,质问医生:“为什么昨天住院的患者你们会放他走?”并前往卫健委投诉。

手握科学的利刃,却砍不断愚昧的枷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医学救不了所有人,只能救命中注定能救的人。

这起事件,至少牵涉到两点,亟需改良:

一是,病情告知的法律作用。

在这起医患病情告知中,医生明确告知了患方,也签了字,但出事了还是惹祸上身。原因是不是患者本人和家属,而是其同事。

可问题是,当时场景,医生并无法与患者及其家属取得联系,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让其同事签字。

这种现象,在临床实际中,其实并不罕见。

为了解决这一病情告知法律效率问题。老叶觉得潜江市中心医院的做法可彰可鉴。

自上个月开始,该院对医患沟通谈话,施行第三方见证机制。

见证员由第三方机构采用“常驻+随机”相结合的方式选派,均为具备医学与法律复合背景的专业人员。

在第三方见证员将全程参与当面见证下,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病情、手术方案、术中潜在风险、替代方案及高值耗材选择等问题。

然后由,由他们记录沟通内容,并进行影像资料留存,最终形成具有一定法律背书的完整的电子档案,供各方查阅。

医生的工作需要被尊重,患者的权益需要被保护,交给第三方来见证,我个人觉得,虽是可悲之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少,医患病情沟通谈话引入第三方见证,符合法治精神。不论医生还是患者,涉及到各自利益时,都不要谈道德,在法律框架下设立“第三方见证”制度,至少当下,能有效的保证各方利益。省得反悔扯皮说不清。


二是,投诉与申诉同等并举。

投诉机制,本来是好事。

它原本是为了保障患者权益,防止医生滥权、失职。

可现在,在不少医院里,让它变成了情绪宣泄口。

投诉代表麻烦,所以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医生去道歉。

不管有没有错,先道歉再说。

如今,医生最大的技能,已经不是临床技术,而是情绪安抚能力。

只要投诉的不是什么大事,医院就让医生去解决情绪安抚,

在医院里,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安抚。

以至于有医生调侃,希望医院处理我让我停职一个月反省,好好休息。

这种无奈的自嘲,其实是一种自救。

他们知道,如果不笑,就只能哭。但在那笑的背后,其实藏着一种更深的倔强:哪怕被误解、被投诉、被骂,他们还是第二天照常穿上白大褂。因为病人还在等。这才是最现实的地方。

真正让医生害怕的,不是疑难杂症和日夜不休轮轴转的工作负荷,而是付出真心不被信任、竭尽全力仍遭误解,知道无所适从的困境始终存在,却始终不知道出路到底在何方。

因此,有识之士呼吁,尽快建立客观公正的保护机制,不仅是在保护医生、让他们那些本来应该放在钻研临床和技术的精力,不要无意义地消耗在一次又一次不必要的被无理投诉后的自证当中。

实际上,这也是保护患者。让那些尊重医生、也愿与医生携手对抗疾病的大多数患者,不必为少数患方的恶意投诉导致的“防御性医疗”埋单。

前几天,某外卖平台开始试点骑手“拉黑”客户的功能。

这很可能是一个投诉机制革新的风向标。

不由联想,如果医生同样可以拥有对辱骂、威胁或者无端投诉医生等不当行为的患方,进行反投诉的权利,那么,是否可以让投诉这一机制,变得更加合理?让医生能够只面对疾病,而非面对人性。

这个时代,医生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放大。当投诉成为常态,理解就变得稀缺。

医生不是圣人,但他们伤心后仍在救人。如果有一天,大家不再把投诉当作唯一的表达方式,也许,医院才会变成真正治愈的地方。

最后想说的是,拯救医患关系,需要制度铠甲,更需人心解药。医生不是神仙,知情同意不是废纸。在要求医者仁心前,请先守住做人的良心。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某些人心中的毒瘤;比手术刀更锋利的,是背信弃义的人性之刃,划裂刺伤的不仅是医生的仁心,还有一个时代的道德底色。

医客说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某些人心中的“不信”;比手术刀更锋利的,是背信弃义的“人性之刃”。愿我们都能守住做人的良心,让医患之间,多些信任,少些刀光。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老叶说医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进展!农户卖粮28万变"赃款",央法进行报道,贵州警方回应

最新进展!农户卖粮28万变"赃款",央法进行报道,贵州警方回应

热风追逐者
2025-11-13 07:40:03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侧身凌空斩
2025-11-13 09:40:22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兰姐说故事
2025-08-28 17:05:06
对白百合事件的独立思考

对白百合事件的独立思考

秦朔朋友圈
2025-11-14 07:07:53
美女白色露脐T恤配蓝色瑜伽裤,性感值拉满,简直是行走的 荷尔蒙

美女白色露脐T恤配蓝色瑜伽裤,性感值拉满,简直是行走的 荷尔蒙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4 07:20:03
强势逆转!辽宁2分险胜进4强,吴爽20分,潘臻琦仅7分满脸不甘心

强势逆转!辽宁2分险胜进4强,吴爽20分,潘臻琦仅7分满脸不甘心

萌兰聊个球
2025-11-13 18:28:05
为时已晚!美国发现歼36竟是歼轰一体机,呼吁快速退守到第三岛链

为时已晚!美国发现歼36竟是歼轰一体机,呼吁快速退守到第三岛链

百科密码
2025-11-13 11:49:06
微信,又来了个史诗级更新

微信,又来了个史诗级更新

安卓中国
2025-11-13 18:17:40
40岁以后才发现有些钱根本没必要花,网友回答都是过来人的教训

40岁以后才发现有些钱根本没必要花,网友回答都是过来人的教训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20:00:55
40岁C罗输急眼!肘击染红后鼓掌嘲讽主裁 离场时指鼻怒骂对手主帅

40岁C罗输急眼!肘击染红后鼓掌嘲讽主裁 离场时指鼻怒骂对手主帅

我爱英超
2025-11-14 06:30:36
饭圈乱象!观众一边倒支持蒯曼,陈梦上演最打脸一幕,梦回巴黎

饭圈乱象!观众一边倒支持蒯曼,陈梦上演最打脸一幕,梦回巴黎

八斗小先生
2025-11-13 13:53:12
遭赖清德点名“救沈伯洋”,韩国瑜怒呛: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

遭赖清德点名“救沈伯洋”,韩国瑜怒呛: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

海峡导报社
2025-11-12 15:11:09
“救命!这哪是健身房,这分明是盘丝洞!”

“救命!这哪是健身房,这分明是盘丝洞!”

健身迷
2025-09-27 09:41:29
80岁老太感染上艾滋,女儿查看监控后瞠目结舌,连捅男保姆43刀

80岁老太感染上艾滋,女儿查看监控后瞠目结舌,连捅男保姆43刀

民间精选故事汇
2025-05-12 08:01:12
全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何诗蓓首夺全运金牌,李冰洁获亚军

全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何诗蓓首夺全运金牌,李冰洁获亚军

全景体育V
2025-11-13 19:24:28
尴尬,沙特想花几万亿建的“直线城”要黄了?PPT做得唬人,现实就...

尴尬,沙特想花几万亿建的“直线城”要黄了?PPT做得唬人,现实就...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0 23:26:22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尼尔·罗伯逊:中国赛区宽大的袋口令人失望,我希望能够解决此事

尼尔·罗伯逊:中国赛区宽大的袋口令人失望,我希望能够解决此事

孤城落日
2025-11-12 23:12:16
今年寒衣节是凶日,提醒中老年人:1不聚、2不穿、3不去、4不吃!

今年寒衣节是凶日,提醒中老年人:1不聚、2不穿、3不去、4不吃!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3 07:18:06
双11彻底凉了?满屏套路加口袋空空,消费降级,年轻人买不动了?

双11彻底凉了?满屏套路加口袋空空,消费降级,年轻人买不动了?

眼光很亮
2025-11-12 15:45:55
2025-11-14 07:43:00
医客 incentive-icons
医客
医客,用心连接医患!
7317文章数 481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台独"帮凶 两人曾上演"狗咬狗"戏码

头条要闻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台独"帮凶 两人曾上演"狗咬狗"戏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美国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实现推进器回收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数码
时尚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十年数学研究员转身画画:她说,艺术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数码要闻

友商砍配置华为偏堆料!Mate X8跳过X7,20GB内存+鸿蒙6诚意拉满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真是活该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