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量量“身高体重”,看看“青背白肚”,扯扯“金爪黄毛”……在王宝和大酒店,一年一度的上海海洋大学蟹文化节暨“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如约而至。
俗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今年的立冬已过,凉爽的秋风比往年来得更晚些,却也吹来了品蟹的最佳时节。
![]()
摄影:陶磊
今天(11日)上午,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山东、贵州、宁夏、辽宁等地的150余家单位选送的近4000只河蟹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而在下午,又将“加冕”新一届的“蟹王”“蟹后”。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透露,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科技赋能,大规格蟹的价格也被“打下来了”——以前四五十块钱只能买“雌三雄四”大小,现在能买到“雌四雄五”了。
![]()
摄影:陶磊
“秋老虎”发威,全国河蟹仍迎丰收年
全国河蟹产业连续两年遭遇了高温侵袭,导致大闸蟹的蜕壳和最佳育肥温度延后,2024年和2025年大闸蟹性成熟比往年延迟了20天左右——“晚熟”成为了这两年大闸蟹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
与去年高温天气的“突然袭击”不同,今年全国河蟹产业对于高温已有了心理准备,在技术和管理上开展了提早布局,如通过种植多种水草,特别是耐高温水草的较广泛种植,营造了“水下森林”,为大闸蟹撑起了“遮阳伞”。同时加强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的适当透明度,与水草活力形成互惠关系,缓解了大闸蟹在高温天气中的不适感。
![]()
摄影:陶磊
尽管今年立秋后的“秋老虎”持续发威,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蟹”,但是由于全国河蟹产业前期工作扎实、预防措施到位,高温已难撼动全国河蟹产业仍是一个丰收年的大势。
王成辉表示,总体来看,今年的大闸蟹产量、规格和品质等整体上好于去年。
盐碱地的大闸蟹首次参赛
今年,来自宁夏贺兰县的4家企业,携大闸蟹首次参赛。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盐碱地面积广阔,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年初,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与宁夏蓝茵盐碱地渔业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派驻科研人员驻扎在宁夏贺兰县,构建了贺兰县耐盐碱大闸蟹新品系的选育奠基群体,分析养殖水体的水质参数和大闸蟹品质参数,筛选影响贺兰大闸蟹的品质的理化因子,为宁夏贺兰大闸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今后,团队还将聚焦“品种—水质—品质—品牌”工作主线,推动研究成果在贺兰基地更多应用,助力构建“塞上湖蟹”品牌体系,持续推动宁夏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
摄影:陶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的地理适应性,我国大闸蟹形成了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三大地理群体和自然分布区。辽河水系大闸蟹在成蟹阶段比长江水系大闸蟹少蜕一次壳,因而提前一个月左右上市——巧妙地错峰上市,精准填补了中秋、国庆双节时期的市场空窗。不过,其平均规格普遍小于长江水系大闸蟹,且由于上市早,全国河蟹大赛时已基本接近销售尾声,以前缺少与南方大个子大闸蟹同台较量的“勇气和底气”。随着全国河蟹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的北方小个子大闸蟹也变得更大更强了。今年,辽河水系大闸蟹首次参加全国河蟹大赛,与长江、黄河水系大闸蟹同台竞技。
“大闸蟹‘三兄弟’相聚上海滩的温馨场景,充分证明了全国河蟹大赛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向心力。”王成辉表示。
上海地产大闸蟹进入最佳品蟹期
自2010年上海启动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上海河蟹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崇明、松江、宝山和浦东四足鼎立,青浦和金山两翼协同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品化发展之路。
今年,上海持续高温天数虽破近百年纪录,但上海河蟹产业依托科技创新,在高温年份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通过构建“水下森林”和“水下草原”、优化养殖空间并配置池底增氧“新风系统”,有效缓解了高温胁迫。通过养殖后期强化育肥,上海好品质的大闸蟹已开始批量化走上市场,大闸蟹进入膏满肉甜时,真可谓“好蟹不怕晚”,正是“品蟹黄金期”,食客可速速行动,大快朵颐。
![]()
摄影:陶磊
同时,为了进一步延续蟹文化节的品牌优势,发挥全国河蟹大赛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交流合作、传播河蟹文化的作用和贡献,明起五天,上海海洋大学还将与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全国河蟹大赛青浦行活动,为全国河蟹大赛获奖单位提供展示和推介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感触优质河蟹、体验丰富蟹文化的机会。届时还将发布《长三角优质河蟹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也会有更多的优质河蟹与市民“见面”。
据介绍,上海海洋大学和青浦区早有合作。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青浦综合试验站的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中华绒螯蟹高质量亲本及蟹种培育等工作。该合作社与上海海洋大学相关专家合作,建立了青浦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青浦区练塘镇建立并应用了大规格、高质量后备亲蟹培育技术,开展了大规格蟹种的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以及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的推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
原标题:《秋风起,全国河蟹又来上海打擂!今年是“大年”,大规格蟹价格也“打下来”了》
栏目编辑:王蕾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陶磊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