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邱鑫浩
来源 | 邱处机
刘强东往新能源汽车市场扔了一枚“深水炸弹”。
11月9日晚,京东携手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
这款备受期待的车型以电池租用购车价仅4.99万元、整车购买价8.99万元的震撼价格亮相,远低于市场预测,瞬间震碎了行业眼镜。
一
“价格屠夫”出世
埃安UT super的定价堪称一场“价格革命”。
作为电商巨头跨界造车的首秀,该车型以惊人的低价让众多消费者跃跃欲试。而且通过各种补贴优惠后,该车型实际入手价格还可以更低。
据京东汽车公布的价格方案显示,截至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补贴申购的前15000名下定用户,可享受政府补贴与品牌专项补贴。
选择电池租用方案的用户可获得2000元/台的补贴,而前1000名租电购车的京东PLUS会员还可获赠价值2500元的京东E卡。
叠加这些权益后,租电版实际到手价能低至4.54万元;整车购买叠加4000元补贴后到手价仅8.59万元。
这一价格大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0-12万元,让同级别车型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
埃安UT super由京东携手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整合了三方的核心优势资源。
在制造端,埃安UT super由广汽埃安生产。智能方面,首发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提供TB级的云端存储空间和2万+的应用程序;安全配置上,配备“倒车哨兵”功能与540度全景影像,采用机械式半隐藏门把手。
在电池层面,宁德时代为这款“国民好车”注入了“续航自由”的核心动能。埃安UT super搭载的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以500公里超长续航实现“一周一充”,并支持99秒极速换电。
而京东则承担埃安UT super的线上独销角色。同时,京东将其在电商领域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消费行为分析能力,直接赋能于产品定义阶段。
这是一种从市场端反向驱动生产端的模式,让京东无需背负重资产制造的巨大投入与风险,却能深度影响甚至主导一款产品的诞生。
京东汽车营销负责人陆欢表示,京东的角色是“生态整合者”,不直接参与制造,但深度介入用户洞察、销售渠道与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
重构汽车消费体验
埃安UT super“线上定制+线下提车”的销售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汽车销售方式。
即日起,用户只需在京东APP搜索“国民好车”即可预约试驾、支付定金。同时,用户可在APP选择车身颜色、配件及养护套餐,线下通过3000多家京东养车门店及合作网络完成提车、保养等服务。
这种采用电商渠道线上独销,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模式,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为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京东、广汽与宁德时代还联合推出了返现、增值、价保三大权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80天价保”承诺——所有在2025年12月31日24点前完成购车的用户,无论选择电池租用方案的购车价与月租金,还是整车购买价,若在提车后180天内发生降价,均可获得10倍差额赔付。
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消费者担心刚买车就降价的顾虑。
![]()
在增值权益方面,截至12月8日24点前,租电购车的用户电池月租金由499元/月限时降至399元/月,PLUS会员更可享最高2000元的换电服务费减免;而整车购买用户加入巧克力换电网络,则减免699元/年的电池管理服务费,并赠送价值299元的电池检测服务。
同时,前5000名下定用户还可享超值特价购新车礼包权益,以及前1000名下定用户专享的京东保新车车险8折优惠。
此外,在11月30日前下定的话,因车辆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因素,导致延期跨年交付的购置税,可享受全额补贴;而12月8日24点前下定的电池租用用户,若在3年内决定买断电池,已支付租金可100%抵扣电池费用。
三
京东的野心
埃安UT super的定价,彻底打破了电动汽车的价格“底线”,将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京东把卖手机的“套路”搬到了汽车行业,通过低价策略和优质销售服务吸引消费者,或将重塑10万级电动车市场格局。
据了解,京东在打造这款车时,充分运用了自身在用户洞察方面的优势。京东调研数据显示,83%的用户期待价格低于10万元,94%重视大空间与座椅舒适性,99%将安全视为首要考量,96%关注续航与补能效率。
这些洞察,被精准传导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环节。
陆欢还透露,京东已制定“国民好车”标准,符合标准的车型将陆续上线,且会根据用户多样性推出不同品类车型。例如,后续可能推出SUV、MPV等车型,满足家庭出行、代步通勤等场景需求。
京东进军汽车领域的野心,不止“卖车”那么简单,还有这一耐用品的庞大“养车”需求。
从日常洗车到保养,从改装维修到坏车救援,从车险业务到自家“京安途”商品(如轮胎、润滑油)……目前,京东养车自营门店逾3000家,合作店则超4.6万家。
以低价推出埃安UT super,再到覆盖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的权益组合,京东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国民好车”。
虽然不是自己生产,不过跨界企业仍需对造车有所敬畏。4.99万元的起售价短期内固然能够吸引眼球,但汽车产品的长期竞争力仍取决于品控水平与用户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