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现在的全球化贸易体系中,出口资源的国家往往被视为“落后国家”。
但其实开采资源也是需要很高技术水平的,中国当年就因为开采石油时因为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原因,出现过重大的事故,导致了72人死亡,那就是“渤海2号沉船事故”。
![]()
渤海2号事故现场
渤海2号事故
“渤海2号”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从日本进口的一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原名“富士号”。
![]()
渤海2号
这台钻井平台从1973年抵达中国后就展开了相当密集的海上钻井工作,到其发生事故的时候一共钻井22口,一直表现良好,所以中国对于“渤海2号”的使用和管理就出现了疏忽。
到1979年11月,这个平台在完成一次钻井作业后,开始规划到下一个地点进行新的钻井作业,出发时间就在12月25日。
但是“渤海2号”在出发后遇上了暴雨天气,海上刮起了7~8级的大风。
![]()
渤海2号在移动过程中遭遇了海上飓风
在大风中“渤海2号”左摇右晃,很快就进了水。到25日凌晨2点左右,“渤海2号”的甲板电缆进水短路,泥浆泵故障无法使用,进入平台的积水无法排出。
之后“渤海2号”内的积水越来越多,到3点30分左右平台出现了严重倾斜,最后平台翻沉。
当时“渤海2号”上一共有74名工作人员,在平台翻沉后,上面的工作人员展开了自救行动,在周边的中国海军也迅速派遣军舰前来搜救。
![]()
但是经过几个小时的搜救,到天亮的时候仅有2名工作人员被救出,其它72名工作人员全部遇难,整个大海似乎都在为之“哭泣”。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体系中,死亡10人到29人就算“重大安全事故”。如果死亡30人以上,就算“特大安全事故”,是需要国务院介入处理的。
所以“渤海2号沉船事故”发生后,中央马上就介入调查,并且也追责了很多人。
![]()
当时对“渤海2号事故”的新闻报道
渤海2号为什么会出现事故?
经过长时间调查,我国算是查清楚了“渤海2号沉船事故”发生的真相。之所以发生这件事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渤海2号”自身的设计问题,其二是当时工作人员的“盲目蛮干”。
![]()
在第一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海上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移动方式。
大家可以将“渤海2号”看做是一个腿可以伸缩的凳子。
当“渤海2号”驻扎下来开始钻井,那么它的腿就需要拉长,让凳子坐的那一层(平台)远离水面。
当“渤海2号”移动时,就需要让腿缩回去,让凳子坐的那一层(平台)降低高度。这样“渤海2号”的平台就能当成一艘船,便于移动。
![]()
移动中的海上钻井平台
但“渤海2号”的平台降低高度,也就更容易进水了。
毕竟钻井平台可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它里面是有大量工作人员的,人活着需要呼吸,呼吸需要空气,“渤海2号”需要有连通内外的通风管道才能保证平台内外正常的空气流通。
这个通风管道,就可能成为海水涌入的通道。
“渤海2号”在设计上,存在通风管道进出口位置太矮的问题。只要海上风浪稍微大一点,海水就会涌入平台。
![]()
海上钻井平台有不少的通风管道
为了保证海水不会倒灌进入平台,钻井平台的通风管道进出口都会有“烟囱”,以提升管道进出口的高度。
“渤海2号”上一共有10个这样的通风管道和“烟囱”,但在当时的风浪中被打掉了4个,就使得“渤海2号”上出现了4个距离海面5米左右的进出口通道。
而出事故的时候“渤海2号”遭遇的是7~8级大风,7级风往往会带起4~5.5米的海浪,高度已经高于这4个进出口通道。
![]()
7级飓风能刮起5米高的海浪
最关键的是,平台上的泥浆泵故障没法使用了,导致平台内部无法排水,于是“渤海2号”内的积水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平台侧翻沉没。
在操作上,当时“渤海2号”上的工作人员显而易见的不该在大风大浪中移动平台。
当时“渤海2号”上的工作人员之所以这么做,还是想要加快生产进度,这就犯了“盲目蛮干”的错误。
![]()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渤海2号”上74名工作人员出现72人的死亡也和当时的保障体系落后有很大关系。
在“渤海2号”侧翻后,很多工作人员是通过自救行动成功上了充气艇的。
但是这些人在上了充气艇后,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水浸湿,当时又是12月份,气温达到了0~2摄氏度,经过几小时的失温后不少人其实是被冻死的。
如果是现在,充气艇上面会常备保温毯,人员上了充气艇后把湿衣服一脱,保温毯一裹就能活下去。
![]()
保温毯
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像保温毯这样的保护设备有很多都没有配发,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
对相关体系的改进
在“渤海2号事故”后中国痛定思痛,在生产的安全保障系统方面下了大功夫。
现在像保温毯这样的东西是基础,对于船员的各种生命保障设施也相当到位,至少不会出现船员爬上船,结果因为后续的伤害死亡的情况了。
![]()
“渤海2号事故”中的救援行动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国产钻井平台的研发,当前中国在多种类型的海上钻井平台上都有建树。
中国首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钻井平台是“海洋石油981”,于2008年建造。到2012年的时候中国完成了“奋进号”平台的首钻,象征着中国具备了最大深度1万米的钻井能力。
![]()
海洋石油981平台
除了技术先进外,这些国产的钻井平台在安全性也获得了极大提升。
在用上了国产钻井平台后,我国后续出现的重大钻井平台事故分别有胜利油田作业三号事故(2010年)、中海油蓬勃作业公司 V 平台井喷着火等事故,但人员伤亡都降低到了2~3人。
信息来源:
【1】文汇·《“渤海2号”石油钻井船翻沉致72人死亡,事发后隐瞒8个月不报。他大怒:“一定要查!”》
【2】完全管理网·《“渤海2号”石油钻井船翻沉致72人死亡,事发后隐瞒8个月不报。他大怒:“一定要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