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津门,寒风渐起。中交天津轨道运营公司在地铁3号线、11号线推出系列暖心服务,从硬件设施到服务细节,系统构建起一套覆盖乘客出行全流程的温暖保障体系,让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寒冬中的一道温情纽带。
硬设施筑牢“防风墙”,让寒冷止步于站外。面对北方冬季特有的低温挑战,运营公司以精细化工程思维提升车站物理抗寒能力。各站点统一加装加厚棉门帘,有效阻隔冷风侵入;在出入口及站台座椅全面增设251个保暖坐垫,实现“一人一座一暖意”。
暖系统构建“温感网”,让热流贯通出行动线。列车车厢温度精准控制在20℃左右,依托空调系统自动暖模式实现动态调节;车站洗手池全天供应热水,卫生间增设暖风吹地设施与高效烘手机,有效防范地面结冰风险。这一系列技术举措,不仅体现了轨道交通环境控制的专业化水平,更将“热能管理”从运输功能延伸至人文关怀,形成贯穿候车、乘车、换乘的全链条温感环境。
软服务传递“热源力”,让关怀触手可及。在南站、周邓纪念馆等关键站点设立“暖冬服务区”,配备姜茶、定制服务手册及手卡,既是应对突发需求的应急物资储备,也是主动服务意识的具象化呈现。此举将传统客运服务升格为“站城融合”场景下的民生接口,通过可感知、可触及的温暖载体,让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移动节点。
来源:中交天津轨道运营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