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最爱的成龙电影排个名,《醉拳Ⅱ》对很多成龙影迷而言,必定是能排进前五位的。而对于他们来说,《醉拳Ⅱ》 的好,多少和这首同名主题歌有点关系,只不过,这部电影各方面都做到好的很平均,这种全方面的开花,就算在成龙自己的作品中,也是罕见的。因此到最后,也不知道是歌曲帮助影片传世了,还是影片捧红了歌曲。
![]()
成龙凭《醉拳1》成名,开启了港式喜剧功夫片一路,或者说是成龙式功夫片。虽然之前关德兴的黄飞鸿也挺有点戏谑风格,不过那个年代稍嫌久远,和现代人审美不太合拍。
成龙功夫片出现之前,独霸香港的是邵氏武侠片,因为当家是张彻、楚原等人,所以要么惨烈要么凄美。武侠片的娱乐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视觉刺激——这包括武打动作本身和血雨腥风的画面,诡异的剧情,还有演员的独特个人魅力上。
![]()
成龙作为主角大红之后,武侠和功夫才具有了让观众去影院开怀大笑的娱乐功能,成龙让“打”片回归到了电影创作者为电影找出的最初的功能之上。喜剧以它自身的受欢迎,证明了它是最能够跨越文化差异的电影类型,谁不愿意常常能够开怀大笑呢?因此在电影史和文化上的意义而言,成龙实在是仅次于李小龙的中华电影文化的输出者。
![]()
《醉拳Ⅱ》不但上映时受到好评,而且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之一。《醉拳Ⅱ》在美国上映后也创下不俗的票房成绩,标志着成龙电影开始真正地走向世界;同时《醉拳Ⅱ》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大陆获准以胶片形式上映的“成龙电影”,也标志着其对内地市场的成功开拓。
片中成龙的艺术化动作别具一格,极具观赏性。这种近似卓别林式的表演,充满着趣味。影片风格明快,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达到了动作片的一个高峰。
![]()
我不知道有多少外国人们看过《醉拳Ⅱ》,数目肯定很多是不用说的,翻墙到YouTube一定会看到很多评论,表达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之情。看过爱国形象满满的成龙那么多电影,没有一部像《醉拳Ⅱ》这样让人笑到满地打滚的同时也让人无比心酸。
或许因为是黄飞鸿的主题,让影片的时代落在中国历史最痛的那一段记忆之中,无论如何也没法脱离开家国命运。笑当然是会笑的,再惨的年代,人也都会笑,然而,这种时代中的笑是多么的悲哀。
![]()
最深刻的印象,我猜,很多观众会和我一样,就是刘家良师傅扮演的福民祺——满清最后一任武举人死于洋枪之下的这一幕。从人情的角度,看到一个好人死去,都是令人悲伤而愤怒的。
然而从更深处看,这毫无疑问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衰亡,曾经作为世界第一强国上千年的中国,在尚不自知间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在他们的船坚炮利之前,我们不堪一击。满清最后一任武举人,这个角色设定,无比真实具象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本质。那份忠勇爱国,到头来是有心无力。
![]()
这部片子的打戏,全是可以当艺术来看,原本醉八仙,因为有八仙的故事在里头,就不是单纯的技击。这样的内容,应该是很合刘家良师傅的胃口,有美感有德行的中国功夫。酒楼初遇,黄飞鸿和福民祺不分敌友打作一团,又一起对抗斧头帮混混,行家应该能看出很多洪拳的精妙。黄飞鸿单挑福民祺,打不过,小妈来帮他。
这一段是片中最可令人安心欣赏招式设计的。没有丝毫的暴戾之气。纯然视觉享受。刘家良凭借该片获得第31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和第14届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黄飞鸿在街头和人打架那段,醉拳看起来也挺漂亮,那时他不知道,这功夫他没得到真髓。不过拳经念出来,文化感十足。最后,就是结尾那一场,打得挺惨,小朋友连化学液体都喝了。和成龙对手的是泰拳冠军卢惠光,除了演戏,他还身兼成龙保镖。 这位高手,我们在太多港片中看过,身手是一等一的。
有个很阴暗的念头,如果让这样真正的高手在大陆那些替身横行的动作片中对战小鲜肉,是如何的景况。然而对成龙来说,选这样的对手是很重要的,没有卢惠光,成龙如何能完好诠释出醉拳的高明。如何能说明为什么会有拍不尽的黄飞鸿。片尾的彩蛋,看到成龙拍这一幕的时候多么搏命。好演员敬业是首位,必须对得起投资人和观众。
![]()
说起刘家良师傅加盟这部影片,并最初促成了这部影片的叫好叫座,各种背景,曲折婉转,简直是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成龙职业生涯的一篇三十年细说从头,也是香港武侠电影发展和南派功夫兴衰的一篇三十年细说从头。
实际上,成龙式中国功夫的兴起和流行全球,则意味着具有古典美的一拳一脚扎扎实实带足了套路感的香港功夫电影的一去不返。如今刘家良师傅过世,这样的功夫是再也见不着了。熟悉刘家良师傅的都知道他是真正的黄飞鸿洪拳功夫的传人,实际上,这也意味着,真正的黄飞鸿的功夫,我们再也看不到了。无论是徐克镜头下的佛山无影脚,还是成龙的醉拳,都加以太多仅仅为了视觉的好看而戏剧化的东西。
其实,如果说,美国影迷能如此奉李小龙为神明,则硬桥硬马的打斗,他们也是很喜欢的,无非是故事的设计上,还有动作和人物以及故事的合一性上要讨好他们些。深度的东西,比如武德,无论中美,一般的电影观众肯定是难以理解的。昆汀是中国功夫的死忠粉,从他的《杀死比尔》我们可以一窥美国人对中国功夫的理解程度和喜好角度。
![]()
《醉拳Ⅱ》这部电影,是成龙有心策划的大制作。这一点,从演员卡司就可以看出来。梅艳芳,狄龙,黄日华,刘德华这些之前或者当时的一线大牌,都在里头成了或轻或重的帮衬。刘家良师傅本人,当然,身兼导演、武指和演员三职,要知道刘家良师傅可是邵氏公司的忠臣,这一回却肯出山为嘉禾拍片。可见《醉拳Ⅱ》当时被重视的程度,结果自然是圆满的。
虽然后来,刘家良和成龙在影片风格上发生了分歧。导致影片后面一小半,成龙自己担任了武指,也就是最后决战的那场醉拳。虽然换了人,但是下的功夫一样,在我们看来,精湛如初,因此如果不仔细分析,大约都感觉不到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总之既是高手,又肯花功夫,没有做不好的事情。据说,最后这一场打戏,拍了至少一个月。以港片一贯的快,这是惊人的慢了。甚至,还有个拍了三个月的说法的版本。
![]()
![]()
《醉拳Ⅱ》能有今日的成就,不是没有原因。死磕到底,对得起作品,对得起自己的声名,没有这点精神,哪里会有好电影。事实上,不管找出多少条理由, 基本都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打片,无论是哪种风格的,都没落了。没有好武指,没有真功夫的好演员,绝不可能有好片子。
![]()
不过,这部颇有些悲壮的片子,最多吸引我们的,还是片中的各个喜剧桥段。最精彩的,当然是梅艳芳扮演的后妈和黄飞鸿这对活宝的对手戏。两人对角色的演绎是信手捻来,这个不用说了。
关键是,觉得黄飞鸿有这样的后妈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倒不说她对这个儿子有多好,而是两人如此性情相投,于是和父亲有代沟的黄飞鸿,身边平白多了这么一个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好帮手。可以一起搞怪一起惹是生非。这份快乐,不大容易得到。就是可怜了黄麒英,一个儿子头疼还不够,又多了个不省心的老婆。狄龙演黄麒英的时候,还算是好年华,依稀见当年邵氏头牌英俊小生的风采。
![]()
《醉拳Ⅱ》问世已经二十多年,片中人全部年华老去,甚至离去。但是时间多长,都不能埋没它,因为它是好电影。就这么简单。幸好,这世间还有个叫做时间的东西,终有一日,会泥沙俱下,留下的是珠玉。
最后,喜欢了这么多年的歌曲“醉拳”,回头才发现,词作者居然是厉曼婷。厉害了,这位姐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