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船长与船
做出把婆婆送到养老院这个决定,我和丈夫挣扎了整整半年。
婆婆年轻时是个要强的人,公公走得早,她一个人把丈夫拉扯大,吃了不少苦。可自从三年前她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那个精明利落的老太太就像变了个人。起初只是忘关煤气,后来发展到出门找不到家,再后来,她开始认不出人,有时把我当成她早已过世的妹妹,有时又指着丈夫骂他是“偷东西的贼”。
我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孩子还在上初中,正是关键时候。我们尝试过请保姆,可婆婆脾气变得古怪多疑,不到一个月就气走了三个。丈夫一度想辞职回家照顾,可他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哪一样都离不开他的工资。
那半年,我们家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婆婆白天睡觉,晚上闹腾,要么不停地敲我们的房门,要么在客厅里翻箱倒柜,说家里进了贼。我和丈夫轮流看着她,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眼圈黑得像熊猫,工作上更是差错频出。孩子也抱怨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没法安心学习。
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她的安全问题。有一次,我只是下楼扔个垃圾的功夫,回来就发现她不见了。全家发动邻居找了两个小时,最后在三条街外的公园里找到她,她正抱着一棵大树喃喃自语,吓得我魂飞魄散。
精疲力尽,黔驴技穷。在反复考察、比较了多家养老院,并征得丈夫艰难无比的同意后,我们最终选择了一家环境和专业护理都不错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院。送她去的那天,婆婆很安静,甚至有点高兴,以为是带她出去玩儿。看着她懵懂无知、笑着跟我们挥手的样子,我和丈夫在回家的车上,一路无言,眼泪止不住地流。心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愧疚和沉重的无力感。
虽然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择,但内心的道德枷锁依然沉重。那天晚上,我们早早关了灯,家里死一般寂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提心吊胆,反而让人空落落的,难以适应。
就在我们辗转反侧时,一阵急促又带着怒气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我心里一紧,这么晚了会是谁?丈夫起身去开门。
门一开,隔壁的王大妈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她双手叉腰,脸涨得通红,胸口剧烈起伏着,不等我们开口,就劈头盖脸地嚷道:
“我说小陈,小赵(我和丈夫的姓),你们怎么回事?!怎么能把老太太送走了呢?!”
我和丈夫都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婆婆生病以来,王大妈作为邻居,见面时偶尔会客气地问候两句,但从未深交,她这突如其来的兴师问罪是为什么?
“王阿姨,您……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丈夫疑惑地问。
“什么意思?”王大妈嗓门又拔高了一度,带着显而易见的愤怒和……焦虑?“你们把老太太送走了,我咋办?!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越听越糊涂,心里也有些火气上来。我们家的事,什么时候轮到邻居来指手画脚,还关系到她怎么办了?
“王阿姨,送我妈去养老院,是我们家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她的情况您也知道,我们实在照顾不过来了,也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我尽量保持语气平静。
“安全?你们考虑过我的安全吗?!”王大妈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带着哭腔,“有老太太在,晚上你们家亮着灯,有人声,哪怕是她闹腾,那也是个动静啊!现在好了,你们把她送走了,旁边一下子变得黑灯瞎火,死静死静的!我……我一个人住,我害怕啊!”
我和丈夫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大妈继续控诉,情绪激动:“以前,我知道隔壁有人,心里就踏实!现在隔壁空了,我这心一下子就悬起来了!晚上有点风吹草动我就心惊胆战,睡不着觉!你们倒好,图清静了,把我给坑了!你们让她回来!必须回来!”
原来如此!
我看着她因为恐惧而有些扭曲的脸,之前那点被她无理取闹激起火气,瞬间化为了一种极其荒谬和可笑的感觉。
我们送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需要专业照料的婆婆,是因为作为子女的我们,在现实面前被逼到了绝境,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和内心的煎熬。而这个邻居,她担心的,仅仅是因为少了个“动静”,让她失去了虚假的安全感!
丈夫显然也被这奇葩的理由惊呆了,他张了张嘴,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王阿姨,您的意思是,为了您晚上能睡个踏实觉,我们就得把我妈接回来,继续过着鸡飞狗跳、提心吊胆的日子?我们作为子女的身心疲惫,我妈可能走失的风险,都比不上您那点害怕?”
王大妈被噎了一下,但立刻强词夺理:“那……那你们可以想别的办法啊!再请个保姆嘛!反正不能让她搬走!她这一走,我这日子可怎么过!”
我看着她那副自私到极点的嘴脸,只觉得一股凉意从心底升起。我冷冷地开口:
“王阿姨,您要是真害怕,可以装个防盗门,或者养条狗,再不然,您也可以搬去跟您儿子一起住。至于我们家的事,就不劳您费心了。我妈在养老院有专业人员照顾,比在家里安全得多。时间不早了,您请回吧。”
说完,我不再看她青红交错的脸色,直接做出了送客的手势。
王大妈大概没想到我们会如此强硬,站在那里,喘着粗气,瞪着我们,最后狠狠地“哼”了一声,摔门而去。
门关上的那一刻,我和丈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清醒。
原来,在某些人眼里,别人的苦难和不得已,只是打扰他们安宁的噪音。而当你解决了自己的麻烦,却可能无意间打破了别人赖以维系的安全假象。
只是,这种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安全感”,未免太可笑,也太可悲了。我们心里的那份愧疚,似乎也因为这场荒唐的闹剧,冲淡了不少。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来源于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