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赵构以放弃中原旧土、对金国称臣的代价与金国缔结《绍兴和议》,宋金战争暂时告一段落。随着外部威胁的剪除,赵构开始了南宋版本的“削藩”运动,赵构调换职务、对调岗位等方式,削夺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等功勋宿将的兵权,实现了兵权全部掌控在皇帝手里的计划。
“赵构削藩运动”后,南宋大体上杜绝了藩镇割据的隐患。但由于四川防区远来南宋腹地,赵构依旧保留了镇守四川的吴玠的兵权,吴玠之后吴璘、吴拱、吴挺相继执掌四川军政大权,成为事实上南宋唯一的藩镇(军阀)。绍熙四年(1193年),吴挺去世,朝廷借机削夺了吴家的兵权,但由于新派去的将领无法节制吴家军旧部,南宋朝廷只得在庆元元年(1195年)启用吴挺之子吴曦为兴州知州、利西路安抚使,执掌吴玠旧部。
![]()
经此一事,吴曦深切意识到朝廷迟早会对自己动手,于是暗中积蓄力量准备脱离南宋“单干”(割据)。开禧元年(1205年),宰相韩侂胄开始组织北伐大业。开禧二年(1206年)三月,吴曦被提拔为四川宣抚副使 、陕西河东招抚使、兴州知州,主持四川方向的宋军北伐事宜,吴曦遂得以节制川陕前线的宋军力量。
吴曦见时机成熟,遂与堂弟吴晛以及亲信徐景望、赵富、米修之、董镇等人谋划反宋。为获得外援,吴曦暗中将阶、成、和、凤四州割让给宿敌金国,金国随即册封吴曦为蜀王。当时,韩侂胄还不知道吴曦与金国有勾结,还满心地指望吴曦在西线发动攻势策应东线的宋军。十二月,吴曦焚毁重镇河池,又撤销前线的防备,金军得以长驱直入蜀地,西部战事彻底糜烂。
![]()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吴曦派将官利吉接应金军入蜀,继而试图想招降通判兴元府、代理大安军事杨震仲,杨震仲不从,被吴曦斩杀。正月十八日,吴曦乘坐天子车,正式继蜀王位。吴曦自称蜀王后,准备率军进攻成都,当时吴曦麾下有10万大军,又有金军从旁协助,形势不可谓不利。
然而,毕竟宋金世仇,吴曦麾下的宋军大多与金国有血海深仇,之前听从吴曦指挥,更多的是因为吴玠、吴璘的影响,如今吴曦要造反还勾结金人,吴曦麾下的部将许多是不想相从的。如杨修年、詹久中、家大酉、李道传、邓性善、杨泰之等都弃官离去。兴州合江仓官杨巨源、随军转运官安丙更是直接打出讨伐逆贼的旗号号召蜀地军民吴曦。二月二十八日,杨巨源、李好义率70名忠于南宋的宋军士兵用斧头劈门冲入吴曦的宫殿,将其诛杀。随后又诛杀吴曦的叔父吴柄、弟弟吴晫、堂弟吴晛、亲信姚淮源、李珪、郭仲、米修之、郭澄等人,吴曦之乱遂平,南宋重新接管了四川方面的宋军。随着吴曦之乱被平定,金军也只得撤出蜀地,这场险些令四川全面失守的危机才彻底解除警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