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高考刚报完名,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感觉正式进入高考状态了。
报名的那一刻,会有点紧张和激动,似乎马上要上大学的感觉,有种时光飞逝的感觉。
那个记忆中的小朋友,终于长大成人,快要蜕变成大学生了。很神奇的一种体验。
交完报名费后,紧张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似乎对分数和排名也没有特别重视。
自己有种不真实感,怎么高一高二还很在乎成绩,会看每一次考试试卷的我,竟然到了高三连周测成绩都不怎么看了。
考得好考得不好,又怎样呢?只要孩子一直在前行,一直不松劲,就已经很好了。
大概是从高二下学期到高三这几个月来,我一直都不太看成绩和排名了,孩子告知我时,我就听一下。
孩子不讲,我就不问,也从来不向老师打听孩子的成绩与近期表现。
天高皇帝远,咱也管不着孩子,也没办法请求老师去对自家孩子格外照顾或开导。
太焦虑,太着急,似乎也起不上作用,不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
把孩子的学习课题交还给孩子,怎么学,学什么,都完全交给孩子自行抉择,自主负责。
![]()
对于高三孩子来说,家长真的是帮不上太多。学科知识咱也不懂,学习方法也是外行,能做的真的很有限。
帮不上忙,就不添乱。孩子需要时,就帮一下,孩子不求时不助,也不多问。
这是一个高三妈妈自我的修养,不给孩子增添压力,也不给孩子投射不必要的要求。
不过,我理解和践行的放手,也并不是完全不管,管还是要管的,只是管的类别有所不同。
之前是重成绩,催学习,盯状态,这些发现都完全干预不了,反而会把自己搞焦虑和气炸。
现在,干脆就换一种松弛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学习,不多问,不多管,也不多看,但依然保持在场。
所谓在场,就是孩子找我的时候,我依然会冲在第一线,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情绪有波动,找我倾诉时,我会认真倾听,觉察他情绪背后的动机以及他的卡点是什么;
孩子需要我帮助解答的问题,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建议与观点,孩子不需要我给建议时,只是倾听不说教也不评判;
孩子表达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时,我就表示自己可以带弟弟去陪伴他两天,给一些情绪价值,送一些温暖与投喂;
孩子说被同桌的写作业效率所鼓舞,自己也要尝试不拖沓,我也为孩子的觉察与行动力点赞;
孩子跟我分享学习的苦与乐时,我就配合共情,要么肯定,要么从正向角度给孩子赋能。
![]()
不过,几乎不介入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排名和分数。他告诉我排名和分数时,我都会避重就轻,孩子没考好的一面,我就从正向来赋能,孩子进步的一面,我就提及一下。
像上次月考孩子的化学和生物考得不咋好,我就安抚化学和生物一直是你的强科目,后边略微花点时间写写作业,读读背背,成绩就上来了。
像孩子的语文考得好,我就多肯定:
阅读理解竟然答得这么棒,这说明你平时的阅读功底与语感都很扎实,古诗文和文言文几乎全对,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哦。
孩子听了我的话,就很开心,也被鼓舞,即便有些科目考得不好,也不会影响孩子的整体状态。
![]()
反正考试已经结束,再批评,再挑剔孩子,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打压孩子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不如就拿孩子的亮点,来持续鼓励赋能,孩子的信心被激活,做事才会有动力。
我称这些为爱的滋养,爱的反馈,积极的赋能。
家长心力富足,情绪稳定,不悲不喜,才能托举和接住孩子。
高三的孩子情绪容易起伏不定,不要太担心和太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只需要无言和恰当的陪伴与出现。
爱有时是无声的,有时是具象的,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积极的肯定。
一切细节里的爱与赋能,都会支撑孩子在悲欢离合中,更心安和笃定的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