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0日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串联武汉三镇的首条环线地铁,地铁12号线不仅承担着疏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使命,更是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的重点工程。近日,武汉城管部门创新推出跨市协同消纳渣土、“电子三联单”小程序等举措,全力护航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
硚口城管执法人员到12号线汉西路南站了解施工单位需求。记者陶常宁摄
11月9日晚11时39分,在地铁12号线汉钢站施工现场,盾构机正穿越汉江,刀盘挖掘出的渣土被运送至地面。渣土车司机完成装土和车体清洗后,通过扫码登记离开工地。按照预定路线,车辆途经琴台大道、三环线、惠安大道,于次日凌晨1时34分顺利到达汉川市北湖汪家村消纳场。整个运输过程通过“电子三联单”小程序实时记录,实现了运输时间、装载点、消纳点、行驶路线及车辆信息的全程可追溯。
![]()
渣土运输企业人员展示“电子三联单”小程序,比原来填写纸质单据方便。记者陶常宁摄
10日上午,记者在12号线汉西路南站看到,这里作为汉江隧道接收站,是全市首个试点应用建筑垃圾运输“电子三联单”的工地。硚口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罗子健介绍:“过去采用纸质三联单,存在填写烦琐、统计困难等问题。现在通过小程序,司机只需一出一进扫码、拍照打卡即可,即可实现计划申报、现场核验、消纳确认、数据归档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
12号线汉西路南站施工现场。通讯员供图
随着12号线全线建设推进,渣土产生量激增,本地消纳压力陡增。今年3月,因原定消纳场地提前饱和,双墩站面临出土作业被迫中断的风险,可能造成后续关键工序停滞。市城管执法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经硚口城管积极协调,汉川城管及时为地铁项目调剂出一块合法消纳场地作为过渡,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在汉川,这些渣土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汉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土方被用于我市经济开发区五洲纸业土方工程回填、汉川市童车小镇项目建设,用于洼地回填和路基加固,变废为宝。”双方还签订了联合监管协议,既支持了武汉城市建设,又满足了汉川发展需求。
![]()
12号线汉西路南站施工现场。记者陶常宁摄
为优化跨区域处置流程,武汉城管部门与汉川城管部门建立了线上函件往来机制。这一创新举措将原本需要数个工作日的纸质函件流转时间压缩至线上即时办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12号线汉西路南站项目书记张敏表示:“从建筑渣土清运到夜间施工协调,从审批提速到跨市消纳,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城管部门的用心和担当。”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固化并推广“数智赋能、跨市协同、主动服务”的模式,为武汉更多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更加高效、更有温度的城管服务保障。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王越 鲁俊 赵志宏)
【罗田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