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十期省医精诚学术论坛在中心院区影像综合楼四楼报告厅举办。本次学术论坛特邀山东大学药学院娄红祥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莹莹主持会议,药学部等相关科室人员及2025年新职工参加会议。
![]()
秦莹莹院长主持会议
娄红祥教授现任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团队首席专家、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他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以及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在创新药物研究方面,主持开展5项创新药物研究项目及3项临床前研究课题;主导研发的“蓝芩口服液”“注射用葛根素”“葛根汤颗粒/葛根汤片”等品种均已获得新药证书。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总被引11542次,H-index为50。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名单。获授权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内外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4部,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在本次讲座中,娄红祥教授以《从评审角度看申请书》为题,结合自身经验,系统阐述了国基金项目申请的核心要点。他指出,科学研究本质上是求真的过程,科研的三要素—“现象、假说、求证”,与国基金申请书的撰写逻辑相辅相成。摘要应阐明研究背景、科学新问题、研究新发现与新方法、研究价值与意义;立项依据应立足具体的科学现象,准确回答“为何研究”的必要性问题;科学假说的核心在于创新性,可体现在理论、技术、材料或工艺等多个层面;实验设计是求证的过程,需与提出的科学问题相对应,注重逻辑的严谨性与证据的完整性,避免“孤证”支撑。在研究基础部分,娄教授建议应重点呈现与课题高度相关的前期成果,突出其对拟开展研究工作的扎实支撑作用。他强调,应充分发挥医院科研的独特优势,密切关注临床现象,在医药交叉融合的视野中发现问题、凝练课题,并以此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
娄红祥教授作专题讲座
交流互动环节,娄红祥教授为院内相关方向科研人员进行了国基金标书撰写专项指导。参会人员就基金申报、医药融合等具体问题与娄红祥教授进行交流研讨,活动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
娄红祥教授进行标书写作指导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院内相关专业的医护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围绕国基金申请进行了系统化辅导,同时为医药融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精诚仁和”的宗旨,持续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为医院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