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杯短道速滑精英联赛第二站比赛现场。纪勇摄
□本报记者 邢汉夫
花滑运动员在冰面翩跹起舞,冰球队员用速度与力量激情对抗……第九届亚冬会闭幕后,哈尔滨用一场接一场的冰雪赛事,让亚冬会的激情在这座“双亚冬之城”持续燃烧。进入后亚冬时代,哈尔滨在亚冬场馆综合高效利用、冰雪运动推广、冰雪产业升级三大方向持续发力,以亚冬遗产活用放大亚冬效应,全力将竞技优势转化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亚冬会场馆赛后高效利用
“注意冰面弧度,保持滑行节奏!”近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平房区冰壶馆,场馆内冰面洁净如镜,研学体验区的孩子们在教练指导下尝试冰壶滑行,清脆的冰刷摩擦声与笑声交织。
这座曾承办亚冬会冰壶赛事的场馆,如今已成为“体育+文旅”融合的典范。“赛后我们没有让场馆‘沉睡’,而是通过‘赛事承办+研学体验+日常运营’的模式,让它全年‘不打烊’。”场馆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除高水平赛事外,场馆每月还接待大量市民游客体验冰雪运动。
同样“忙碌”的还有哈尔滨冰球馆。10月27日,2025全国花样滑冰双人滑专题训练营在哈尔滨冰球馆训练馆开营,吸引了我省及河北、四川、山东、吉林等地的32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与其中。这场为期12天的训练营安排了冰上跳跃、步法、双人滑专项、陆地训练、舞蹈编排、体能、反兴奋剂、运动损伤康复、技术规则及比赛鉴赏等课程。“哈尔滨冰球馆作为市属主要公益冰上体育运动场馆,逐渐加强与俱乐部、专项协会、社会培训机构等合作,主动承接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同时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哈尔滨市八区体育中心事业发展部部长张非非告诉记者。
密集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
“冲!再快一点!”10月中旬,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在哈尔滨冰球馆收官。俄罗斯小将与哈尔滨队员激烈拼抢,冰球在球杆间快速传递,场边中俄家长的加油声不分国界。
亚冬会闭幕后半年间,哈尔滨已密集承接十余项国际国内冰雪赛事,涵盖冰壶、冰球、速滑、花滑等主流项目。从亚洲花样滑冰青年训练营、全国冰壶青少年锦标赛、全国青少年男子冰球锦标赛(U16)、热雪奇迹滑雪公开赛,到中国杯速度滑冰精英联赛和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再到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请赛、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以及全国“冰轮之星·滑起来”系列赛事,赛事频率之密、规格之高、参与之广,在哈尔滨冰雪运动史上罕见。据统计,仅8月份的四项赛事就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运动员参与。
“在后亚冬时代,哈尔滨将以打造国际冰雪体育名城为目标,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持续发展。”哈尔滨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竞技体育方面,依托亚冬会场馆场地,继续承接和举办男子冰球、女子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的俱乐部联赛、职业联赛、巡回赛、锦标赛等专业赛事。群众体育方面,推动亚冬会场馆面向社会开放,举办一批观赏性强、参与面广的冰雪体育赛事活动,推动赛事活动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更好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热情。
青少年体育方面,哈尔滨构建面向青少年的冰雪体育赛事体系,做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方面,通过加大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哈尔滨核心区建设,建立亚冬博物馆,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交流合作由体育向多领域延伸拓展,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冰雪体育知名度、影响力。
“我们要让冰雪运动突破季节限制,成为全年的‘新风尚’。”哈尔滨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童申玉表示,今年冰雪季,哈尔滨将组织百余项冰雪赛事及群众性活动,其中国际级赛事3项、国家级赛事7项、市级赛事20余项。例如亚洲速度滑冰超级耐力赛,预计2000名中外运动员参赛,还有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系列赛事,能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交流。
冰雪装备制造业“热”力全开
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哈尔滨将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冰雪装备产业蓬勃发展。
近日,在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滑雪鞋、雪板的固定器等装备在生产线上陆续下线。作为国内首家专业滑雪鞋、固定器生产厂家,乾卯雪龙已成长为集滑雪板、冰刀、滑雪鞋、固定器等全系列个人冰雪运动装备生产于一体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已覆盖全国80%的滑雪场,合作伙伴近600家。除了在大众冰雪运动装备市场成绩斐然,乾卯雪龙还积极投身竞技级专业冰雪装备研发。受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委托研发的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板,已经过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测试,多项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甚至超越。
乾卯雪龙的发展,是哈尔滨冰雪装备产业崛起的缩影。记者从哈尔滨市工信局获悉,经过多年培育,哈尔滨已形成“冰雪运动装备+冰雪场地装备”两大体系,培育出鸿基索道、天行健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品涵盖造雪机、索道、冰刀、雪板等20余类,其中冰刀、雪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为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哈尔滨出台《哈尔滨市冰雪装备制造专项规划(2025—2030 年)》,明确培育5条特色产业链、打造4个产业集聚区、建设国际交易平台。“力争到2027年冰雪装备产业营收突破10亿元,2030年突破30亿元。”哈尔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哈尔滨将聚焦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让“冰城造”冰雪装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从场馆复用激活空间价值,到赛事密集点燃城市热情,再到装备产业构筑发展支柱,后亚冬时代的哈尔滨,正以冰雪为笔,书写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答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