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连京东都开始卖车了,而且一上来就是新能源,价格直接砸到4.99万——还是租电模式。你敢信?买断才8.99万,听起来跟买台高端手机差不多,但这是正经四轮机动车啊。不少人第一反应:天上掉馅饼?可再一琢磨,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
广汽出车身,宁德时代供电池,京东负责卖、拉用户流量,三家企业一碰头,新车就这么来了。表面上看是强强联合,可细品又像极了当年电脑城攒机的路子——东拼西凑,谁强用谁。你说它是高科技吧,怎么感觉越来越像“模块化组装”?以前有人调侃:“未来汽车城能开进电脑城。”现在倒好,电商直接下手了。
![]()
记得前几年某新势力品牌刚推车那会儿,宣传页写得天花乱坠,智能驾驶、百公里加速、超长续航一个不落。结果车主提车三个月,车机卡成幻灯片,冬天续航直接打五折。后来有技术博主拆了辆车,发现核心部件几乎全靠外购,底盘、电机、电池、系统,没一样是自研的,整台车就像个高级壳子套上去的“组装机”。
![]()
现在京东这一波操作,虽然背靠大厂,但依然逃不开同样的疑问:它到底是在造车,还是在“拼车”?用户买的是代步工具,不是实验品。今天电池出问题,明天车身异响,后天系统死机,哪怕维修免费,时间成本谁来补?谁能天天开着一辆“合作成果”上下班,还得提心吊胆怕半路趴窝?
![]()
更让人心惊的是价格战带来的连锁反应。4.99万这个数字一甩出来,整个市场都炸了锅。网友喊“天塌了”不是没道理,这已经不是降价,是掀桌子。可便宜归便宜,安全、耐用、售后能不能跟上?要是几年后大批车辆集中暴雷,最后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说白了,大家不反对便宜车,也欢迎市场竞争。但车终究不是快消品,它关系到出行安全,是一家人出门的依靠。你在电脑城攒一台主机,蓝屏了顶多重装系统;可要是在高速上突然断电、失速,那可不是重启就能解决的事。
所以换你,你会为省三万块钱,赌一辆“电商+车企+电池厂”合作的新能源车吗?尤其当你坐在驾驶座上,看着仪表盘亮起的那一刻,心里会不会嘀咕一句:这车,到底是谁“装”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