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请问,我看您写中国房地产崩盘过好几回,但在现实中我所看到的却都是一直在上涨,直到这次从三年前的下跌。再结合日本的房地产历史,也是一直上涨到90年代然后就开始下跌三十年。
所以我不认为您说的所谓周期理论,因为房地产是特殊商品,经历的都是大的周期,是在人们大多数没房的时候一直涨,一旦过了高峰期就只能持续下跌了。尤其是结合人口下降,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周期了。
A:
1、那这就不抬杠了吧,因为咱对房地产历史的认知差距较大,实在不好探讨。打个比方就跟讨论西方历史似的,大多数人不太懂,所以就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欧洲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啊?为什么没有改朝换代啊?为什么没有土地兼并啊?等等吧,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没读过的不知道而已。
房地产和经济史也一样,因为和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无关,所以也就不太关注。等关注的时候又观察面比较窄,自然也就知道的不多了。
2、比如温铁军先生有本书叫《八次危机》,很多人看了听了之后都惊讶,建国后竟然有这么多次危机?其实温先生讲的还都是大的经济危机呢,小型危机或金融危机他基本没有讲,那些就是大多数人更不了解的了。
房地产业一样,自从出现商品房,就一直存在着高潮低谷的循环。甚至都不是建国后,而是从古代的银本位时期就开始,民国时期则是更加频繁和明显,因为战争和金本位+信用本位货币的影响增多。90年代之后则影响更大,但毕竟普通人在不想买房的时候没必要关注,而想买的时候几乎都是房价上涨的时候,否则就更不会关注了,所以就留下了房价一直涨的印象。
3、简单就这点事儿吧。我理解您的观点,大多数人都是这种刻板印象,但这无所谓,也没必要讨论,因为事实就是事实,无论是否认可都曾经发生过。
4、总之吧,这世上凡是能人为干预的市场,就一定存在高潮低谷的周期,繁荣+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的特征,无可避免。马克思老先生也正是因此而写出了《资本论》,是其中之一的重要观点,要不您可以读一下,看完也就懂了。
另外日本楼市确实崩盘30年,但东京在2003年之后基本横盘,2012年安倍上台后上涨,就因为“安倍三支箭”的刺激。当然只是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上涨,且只有东京恢复到高点+又创新高,其他中小城市依然低迷。
仅供参考。
二
Q:
请教一下,我和老公奥运前在北京工作时买了一套房,南三环赵公口的双城公寓160平三居室。这十多年来一直出租,目前租金约10万元一年,感觉不划算,所以有想法索性卖掉。但也有想法给儿子留着,将来去北京的时候当个产业,您觉得是继续出租好还是卖掉?
A:
1、双城公寓,您是**系统的?这里是系统内的福利房。
2、租金感觉不划算,确实不太划算。160平,按4万多一平怎么也得价值700万左右,至少600多万吧。年租金10万就是月租8000,租售比达到800左右,年化收益率到不了1.5%,而且还是没减去物业费取暖费的情况下。这收益率不高,很不高。
但这是不是因为委托给中介,他们扣除了1个月租金之后的啊?如果是,那只能说也不太高吧,凑合算中等。
3、我建议如果确定不自住了,那就索性卖掉吧,套现后或是买套保值更好或租金更高的,或是投资其他渠道。
因为南三环这地段儿不算多强,价格走势弱于北城,城市界面改造之后虽然好了一些,但更利好品质高的商品房小区,双城公寓这种塔楼小区没得到什么利好。而且户型这么大,导致办公的比较多,进一步影响了价格。再加上租金收益也不划算,那为什么还留着啊?优势在哪里?
4、总之您这租金如果是真实数字,那我认为留着的意义不大,各方面都不占优,索性卖掉或置换吧。
仅供参考。
三
Q:
请问,我们是非京户,来北京工作很多年了一直想买房,感觉现在是房价的低点了,但鉴于居住舒适度的考虑,我们想还是先买在燕郊,这样能全款买两居。当然,之所以想买燕郊有两点考虑,一是感觉这里的价格也应该跌到谷底了,二是想地铁开通后应该能有利好涨一些。不知我们考虑的是否正确?
A:
1、我天,您这开头儿反转的跟当年网友们讽刺罗永浩似的,感觉锤子手机的价格性价比很高了,所以只要是发了工资,我一定先买个华为。
2、考虑的部分正确吧。我也认为燕郊大部分小区的价格跌到谷底了,这可以算算租售比,如果和通州的平均值接近,那就说明没什么泡沫了。但我对燕郊现在的价格不熟,对租金更不熟,还是咨询当地中介吧。
地铁则也是有可能利好部分小区,主要就是离地铁站近的,远点儿的则就未必了。一是因为这地铁规划早就不是秘密,所以想买的早买了,不会非得等到开通后才加价购买。二是参考北京各个郊区的地铁线路吧,基本开通后只利好站点周边,主要是租金带动的。稍微远点儿的就波澜不惊了,因为影响不大,无论租房还是买房人都犯不上为了坐地铁而多花钱。
3、总之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是为了居住体验,那买在燕郊合适。但如果是为了投资甚至炒地铁房的想法,我觉得意义不大,未必能有多高的收益,或许还不如税费成本呢。
仅供参考。
四
Q:
请问,我和对象都是海淀集体户,工作单位在魏公村,月收入合计2.4万税后。买房需求是海淀中上学区的小两居,或者朝阳这边对标同等学区的商品房两居,请问您能推荐几个小区吗?
Ps:首付150左右,月供希望1万左右,再高恐怕无法承受。希望如果是海淀老小区的话要做过改造的,环境好一些,全南或南北户型,电梯楼。
A:
1、推荐不了,海淀和朝阳都没有符合要求的,要不您还是问问中介吧,按总价匹配房源他们最在行。
2、主要是您的预算不太高,150万+1万月供=350万左右总价。这在任何一个中上学区都只能是占坑儿房,4/50到头儿了,而且各项条件还不会太好。可您要的是海淀两居或朝阳商品房,还有环境的要求,那这海淀的差价至少在150万左右,朝阳则差的或许更多,因为商品房的面积大。
3、总之我是真的无法推荐,根本就没有这种房。我建议还是先了解一下市场吧,然后适当降低要求,比如朝阳不带学区的,应该能买到不带硬伤的老房,但面积也到不了两居。
另外多说一句,跟中介提要求的时候最好别这么高,要不他们或许是根本不搭理,或许就更敢忽悠了。
仅供参考。
这两天接到好几个这种不靠谱儿要求的,有的也不是不了解市场,但却总抱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就认为北京一定存在能捡漏儿的房子。但实际上哪有这种事儿啊,真要有这种房,那人家中介就先自己买了,为什么要让外人占便宜?就算中介买不起,随便找个投资客很难吗?
五
Q:
请问,我现在的房子在北四环奥园附近,老小区两居室,**院的家属楼,很破旧了。单位本来也在附近,上班很方便,但现在单位要在大兴建物流基地,问我是否愿意过去上班,工资待遇提点儿,还能给十万八万的住行补贴。说实话我有点儿心动,想趁机把房子给升级一下,老破小实在有点住够了。
看了大兴地铁沿线的房子了,四万多600万能买相当不错的次新房,超过我现在的不知多少。但是这想法被几乎所有亲友反对,都认为北四环的保值性远远超过南五环外,这么换房将来会后悔的。我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想听您的建议,主要是居住和长远的投资角度。
A:
1、房子是用来住的,那如果真的到大兴上班,从居住改善的角度就应该更换啊。而且要不然就只能租房了吧?又不是没能力解决,何必呢。房子的其他功能都是副产品,包括地段儿保值和学区等等,不考虑也就不纠结了。
2、不过单从投资角度来说,到目前为止是北边相对强,北京历来都是北强南弱,短期内不太好改变。
再一点,如果是在大兴买600万的房子,在一般来说流动性会比北部弱点儿,也就是出手时不太好卖。因为这预算在北边儿算普通,而在大兴就属于略高的了,挂牌时间长。常规建议是如果较高的预算,按最好先看高米店西红门一带,离市区近,单价也相对高。
3、总之我没什么明确建议,只能是列出这些供参考。还是这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多从居住角度考虑吧。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