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说中国点头放行安世。中国说没这回事。
还把欧盟拉进场,事情一下子全欧洲都跟着紧张。
荷兰首相对外宣称“出口通了”
斯霍夫在海牙开口时神态轻松,他告诉媒体,安世半导体发往中国的货马上继续装船,还顺带提到对张学政的限制没变。他想留给外界一个画面:荷兰占了上风,程序不动,中国先让步。
![]()
可同一时刻,北京只给出一句“欢迎来磋商”。这八个字里没有任何恢复出口的保证,也没有所谓认错的含义。对比两边说法,谁在夸大,谁在冷处理,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荷兰口风为何这么急?一位熟悉欧洲事务的业内人士提醒,这背后是荷兰国内那拨强硬派在撑场面,他们指望借紧绷姿态捞点选票。
欧盟层面却没跟着附和。布鲁塞尔那边正忙着算账:一旦半导体流通受阻,谁的工厂要停线,谁的订单要跳票,谁要为失业率负责。算来算去,发现自己也要跟着挨刀。
中国只答应让荷兰官员来谈
这几天,荷兰驻华使馆已在敲商务部门口,想约具体时间。中国方面没拒绝,也没答应任何先决条件,只说“先坐下聊”。对外公开信息就停在这里,再无一句多话。
![]()
商务部喊欧盟一起管这事
这一手棋的指向很直接:不愿看见供应链波折的国家,请你们自己去跟荷兰对账。越多人跟荷兰急,荷兰越不好继续硬撑。
法方、德方财经界有人已经私下放话,只要荷兰再拖,汽车电子的新项目就得停。对他们来说,安世的一颗芯片不到几美元,可停线的损失上百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目前保持沉默,她习惯先听成员国吵完再表态。可安静太久也不行,荷兰若真被逼到墙角,欧盟整体得背锅。她清楚这一点,所以内部电话已经打个不停。
另一边,荷兰政府里也有人看清形势。安世若继续僵着,企业跑客户的速度会加快,下一步荷兰可能丢的不止订单,还有研发团队和实验室,这些可都是吃饭的家伙。
中美在韩国的会面,让欧洲不少政界人物意识到,围堵中国的做法走不通。最近接连有人放出行程,准备到北京聊能源、聊绿色投资。新项目上马之前,他们更想要一个太平的供应链环境。
荷兰想当桥头堡,也想当守门人,却忽视了一个现实:半导体链条今天已无人能独守一段。只要中国不给通行证,终端厂商无人能出货,荷兰再多牌面也换不来真正的安全感。
眼下的僵局就像拉锯。荷兰不想丢面子,中国不肯让口子。欧盟各国在旁边掂量利益,谁也不愿做炮灰。接下来,只等哪一方先眨眼。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一桩企业纠纷,而是一次测试。若在这里让出位置,接下来谁都可能学荷兰来敲一笔。一次松手,未来就得次次买单。
距离最终摊牌或许不远。欧洲市场的声音、荷兰国内的算计、北京的硬姿态,三股力量正互相拉扯。谁能守住底线,谁就能在之后的博弈里拿主动。
结语
假如你是欧盟议会的一员,看到荷兰和中国这样对峙,你会站在哪边?说说你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