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免疫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多吃保健品、多运动”,却忽略了中医里“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的关键——肺才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不少人一换季就感冒、稍微动一动就气短、喉咙总像有痰咳不出,其实不是免疫力弱,而是肺气不足了。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怎么判断自己肺气虚、8种养肺中成药该怎么选、日常养肺有哪些不用花钱的好方法,帮你把肺养得强壮,免疫力自然跟着提上来。
![]()
一、先搞懂:为啥肺好,免疫力才强?
中医里的“肺”,不只是呼吸器官,更是全身的“防护指挥官”。《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肺气——肺气充足,皮肤就能牢牢锁住水分和热量,像“防护罩”一样挡住风寒、粉尘;肺气虚弱,防护网就会“漏风”,外邪很容易钻进身体,引发感冒、咳嗽、鼻炎等问题。
具体来说,肺对免疫力的影响主要在3个方面:
- 肺管呼吸,过滤“有害物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有粉尘、细菌、病毒,肺就像“空气净化器”,能过滤这些杂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肺气不足,过滤功能下降,细菌病毒就容易在呼吸道“安家”,导致反复感冒、支气管炎;
- 肺合皮毛,守住“第一道关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屏障,而肺气能滋养皮肤。肺气足的人,皮肤光滑有弹性,不容易干燥瘙痒;肺气弱的人,皮肤容易起屑、敏感,一遇冷风就鼻塞、打喷嚏,这就是“防护关口”没守住;
- 肺主气,推动全身“能量循环”:我们常说的“气短”,其实是肺气不够用了。肺气能推动气血运行,给全身器官供能。肺气足的人,爬楼梯、走路都有力气;肺气弱的人,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毕竟器官没力气“对抗”外邪。
简单说,肺就像家里的“保安队长”,队长给力,小偷(外邪)就进不来;队长偷懒,家里自然容易出问题。养肺,就是给免疫力“找个靠谱的队长”。
二、6个信号提醒你:肺气可能虚了,别再硬扛!
很多人肺气不足却没察觉,总以为是“累了、年纪大了”,其实身体早给出了信号。对照看看,如果你有2个以上,就要注意养肺了:
1. 总感冒、一受凉就鼻塞流涕
![]()
这是肺气虚弱最常见的信号。肺气不足,皮肤的“防护力”下降,稍微吹点冷风、淋点雨,风寒就容易钻进身体,导致感冒。而且感冒后恢复慢,还总爱拖着咳嗽、流鼻涕,甚至诱发鼻窦炎——早上起来鼻子不通气、流脓涕,这都是肺气没守住“鼻窍”的表现。
2. 稍微动一动就气短,说话没力气
比如爬三四楼就要停下来喘气,跟人聊天没说几句就觉得“气不够用”,声音还特别轻,别人要凑近才能听清。这是因为肺气推动不了呼吸,身体缺氧,自然没力气,免疫力也会跟着“偷懒”。
3. 喉咙总有痰,咳不净还容易出汗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吐痰,痰要么是白色稀稀的,要么是黏黏的咳不出来;而且特别容易出汗,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甚至坐着不动也会莫名出汗,出汗后还特别怕冷。中医说“肺主皮毛,气虚则自汗”,肺气不足,皮肤锁不住汗液,也没法把痰顺畅排出去。
4. 皮肤干燥瘙痒,秋冬更明显
一到秋天,皮肤就起白屑,小腿、胳膊挠一下全是皮屑;嘴唇也总干裂,喝水都不管用。这是因为肺气能滋养皮肤,肺气不足,皮肤得不到滋润,就会变得干燥敏感,甚至引发湿疹、皮炎。
5. 一熬夜、一紧张就咳嗽
平时不咳,一熬夜加班、压力大紧张时,就开始干咳,或者咳少量白痰;感冒后咳嗽更是拖很久,吃了止咳药也没效果。这是因为熬夜、情绪差会耗伤肺气,肺气弱了,没法“镇住”呼吸道的刺激,自然就会咳嗽。
6. 尿频、夜尿多,小便总尿不尽
很多人觉得尿频是肾虚,其实肺气不足也会导致。中医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能推动水液代谢,肺气弱了,水液没法正常往上输布,就会往下走,导致尿频、夜尿多,甚至尿完后还有“余沥”,总觉得没尿干净。
如果这些信号你中了不少,别着急吃保健品,先从“养肺”入手——把肺养好了,这些问题会慢慢改善,免疫力也会跟着上来。
三、8种养肺中成药,别瞎吃!对症选才有效
很多人看到“养肺中成药”就想买来吃,结果吃了没效果还上火。其实这些药各有“专攻”,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比如寒咳不能吃清热的,阴虚干咳不能吃温补的,搞错了反而伤肺。
1. 玉屏风散:适合“一吹冷风就感冒、爱出汗”的人
- 对症症状:特别容易感冒,一受凉就鼻塞、流清涕;平时爱出汗,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出汗后还怕冷;舌苔白、脉弱。
- 核心作用:益气固表,就像给身体“补好防护网”,减少感冒和出汗。比如有些人春天一吹风就打喷嚏,吃一段时间玉屏风散,感冒频率会明显减少。
- 注意:如果感冒已经发烧、流黄涕,或者平时容易上火(口干、咽痛),别吃,它偏温补,会加重症状。
2. 百合固金片:适合“干咳少痰、喉咙干痒”的人
![]()
- 对症症状:干咳没有痰,或者痰特别少、黏在喉咙里咳不出来;喉咙干得发疼,喝水也缓解不了;晚上咳嗽加重,还可能伴有手脚心热、盗汗(睡着后出汗,醒了就停)。
- 核心作用:滋阴润肺,给肺“补水”。比如秋天天气干燥,很多人会出现这种干咳,吃百合固金片能缓解喉咙干,减少咳嗽。
- 注意:如果痰很多、很稀,或者怕冷、流清涕,别吃,它偏滋阴,会加重痰湿。
3. 川贝枇杷膏:适合“咽喉肿痛、声音沙哑”的人
- 对症症状:喉咙疼得咽不下东西,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话;咳嗽有痰,痰是黄色的,比较黏稠;可能伴有口干、口臭、便秘。
- 核心作用:清热润肺、利咽开音,像给喉咙“灭火润喉”。比如教师、主播用嗓过度后喉咙疼,或者感冒后期嗓子哑,用它很合适。
- 注意:如果是风寒感冒(怕冷、流清涕、痰白稀),别吃,它是清热的,会让寒气留在身体里。
4. 参苏丸:适合“体虚受凉、久咳不愈”的人
- 对症症状:感冒后咳嗽总不好,痰白稀;伴有乏力、气短、怕冷,稍微受凉咳嗽就加重;舌苔白、脉弱。
- 核心作用:补气扶正、驱寒止咳,一边补肺气,一边把寒气赶出去。比如老年人感冒后咳嗽老不好,又没力气,用参苏丸就比单纯止咳药管用。
- 注意:如果咳嗽伴有发烧、黄痰、喉咙疼,别吃,它偏温性,会加重内热。
5. 养阴清肺丸:适合“阴虚火旺、咽喉不适”的人
- 对症症状:喉咙干疼,早上起来更明显;干咳少痰,痰中可能带点血丝;伴有手心脚心热、失眠、盗汗;舌苔少、舌红。
- 核心作用:养阴生津、清热利咽,针对“肺阴不足”导致的咽喉问题。比如慢性咽炎患者,总觉得喉咙干、有异物感,用它能慢慢调理。
- 注意:如果是痰湿体质(痰多、舌苔厚腻),别吃,它会加重痰湿,让痰更难咳出来。
6. 补肺丸:适合“肺虚久咳、气短乏力”的人
- 对症症状:咳嗽时间很长(超过1个月),咳得没力气;稍微动一动就气短,爬楼梯、走路都费劲;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苔白、脉微弱。
- 核心作用:补肺益气、止咳平喘,专门针对“肺气虚弱”导致的慢性咳嗽。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时总咳、气短,用它能补肺气,减少咳嗽发作。
- 注意:如果咳嗽伴有发烧、黄痰,或者急性感冒期,别吃,先把急性炎症控制住再补。
7. 杏苏止咳颗粒:适合“风寒咳嗽、痰稀”的人
- 对症症状:感冒后咳嗽,痰白稀,像泡沫一样;伴有怕冷、流清涕、头痛;舌苔白。
- 核心作用:宣肺散寒、止咳化痰,针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比如冬天受凉后咳嗽,痰不多但稀,用它能把寒气排出去,缓解咳嗽。
- 注意:如果是风热咳嗽(黄痰、喉咙疼、发烧),别吃,它是温性的,会加重上火。
8. 清肺抑火丸:适合“上火咳嗽、痰黄黏稠”的人
- 对症症状:咳嗽有黄痰,特别黏稠,咳不出来;伴有口干口苦、口臭、便秘、喉咙疼;舌苔黄厚。
- 核心作用:清肺泻火、止咳化痰,专门“灭火”。比如吃了辛辣食物、熬夜后上火咳嗽,痰黄稠,用它能清掉肺里的火气,让痰更容易咳出来。
- 注意:如果是虚寒体质(怕冷、大便稀溏、痰白稀),别吃,它是寒性的,会加重虚寒,导致腹痛、腹泻。
记住:中成药不是“保健品”,一定要对症选。如果不确定自己的症状,别瞎买,最好找中医辨证后再用,避免吃错伤身体。
四、不用花钱的5个养肺小方法,比吃药还实用
养肺不是只有吃药一条路,日常的小习惯比药物更重要。这5个方法简单好操作,男女老少都能用,坚持下来,肺气会慢慢变足,免疫力也会跟着提升:
1. 每天搓鼻3分钟,给肺“守好门”
鼻子是肺的“门户”,经常搓鼻能疏通鼻窍,增强肺的防护力。方法很简单:用两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来回搓,搓到鼻子两侧发热,再用食指按揉鼻翼旁的“迎香穴”5分钟(迎香穴在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早上做1次,坚持下来,鼻塞、流鼻涕的情况会减少,对过敏性鼻炎也有帮助。
2. 练“呬字功”,补气又宣肺
古代养生的“六字诀”里,“呬(读si)字功”专门养肺。方法: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下垂,闭目深呼吸;呼气时念“呬”字,同时双手从小腹抬起,掌心向上抬到胸前,再慢慢向外展开,像鸟张开翅膀;呼气结束,双手自然放下,重复6次。每天练5分钟,能宣畅肺气,缓解气短、咳嗽,还能改善呼吸深度。
3. 多吃“白色食物”,给肺“补营养”
中医说“白色入肺”,秋天可以多吃白色食物,比如银耳、百合、雪梨、白萝卜、山药。比如用银耳、百合、莲子煮水喝,能滋阴润肺;用雪梨去核后加冰糖蒸着吃,能缓解喉咙干痒;白萝卜切丝煮汤,能化痰理气。注意别吃太多辛辣、油炸食物,比如辣椒、火锅、烧烤,这些会“伤肺阴”,加重咳嗽、喉咙干。
4. 每天大笑5分钟,让肺“动起来”
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大笑能让胸廓扩张,肺也跟着“深呼吸”,还能清理呼吸道,让呼吸更通畅。每天找个轻松的时间,比如看喜剧、和朋友聊天时,放声大笑几分钟,不仅能宣畅肺气,还能缓解压力,心情好了,免疫力也会跟着提升。
5. 凌晨3-5点别熬夜,让肺“好好休息”
中医里,凌晨3-5点是“肺经当令”,这时肺会进行“自我修复”,把体内的浊气排出去,吸入新鲜气。如果经常熬夜到这个点,肺就没法好好修复,肺气会越来越弱。尽量晚上10点半前睡觉,保证凌晨3-5点处于深度睡眠,长期坚持,气短、咳嗽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养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期的习惯。记住:肺气足,身体的“防护网”才牢固,免疫力自然不用愁。别等感冒、咳嗽反复了才想起养肺,从现在开始,每天花几分钟做这些小事,肺会越来越强壮,身体也会更健康。#上头条 聊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