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吃瓜群众001
提起阿里,可能很多人还以为它只是个搞电商的,那就错了,其实它早都悄悄升级了。
最近官方更是下场发文,超300个开源模型,6亿次下载量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个公司背后到底还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
一说起阿里巴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淘宝和支付宝,感觉这就是个搞电商,搞金融的公司,这个印象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
但是就在2025年,几组数字的出现,让大家发现,原来我们熟悉的那个阿里,还有另一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面孔。
![]()
这个大家以为只管卖货的公司,其实一直在做科技圈最前沿的事,引爆这一切的,是阿里的通义大模型,这东西没出来几年,却搞出了天大的动静。
阿里居然一口气把自己研发的300多个大模型全部开放给了外界,谁都能用,这些模型五花八门,有最基础的通用模型,也有专门为某个行业量身定做的。
更让人吃惊的,这些模型的全球下载量,竟然超过了6亿次,简单算一下,差不多全世界每十多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下载了阿里的这个AI模型。
根据一家国际调研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报告,中国公司在选择用谁家的大模型时,选阿里通义的比例,比选第二名的要高出整整20个百分点。
![]()
就在大家还在消化这些信息的时候,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又传来消息,通义大模型拿下了全球领先科技奖,算上这次,这已经是阿里第九次拿到这个奖了。
当这些事实摆在眼前,人们才恍然大悟,那个我们以为的电商公司,其实早就在科技的路上跑出很远了。
那么阿里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完成了从电商到科技的身份转变的?
![]()
要说阿里的科技故事,得倒回十几年前,那会儿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2009年云计算这个词在国内听起来还很新鲜,没几个人搞得懂,但大洋彼岸亚马逊的AWS已经把市场给占得差不多了。
当时国内外的技术差距非常大,根本没有公司敢去碰这个硬骨头,但阿里就是不信这个邪,非要自己干。
![]()
当时负责技术的王坚,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要自己搞研发。
公司内外都有人说,放着好好的电商生意不做,非要把大把的钱烧在一个谁也看不懂的技术上,太不划算了。
一些核心的技术人员都因为觉得这个项目没前途,干脆辞职不干了,但王坚和他的团队硬是扛了下来。
![]()
他们在杭州一个偏僻地方租了个仓库当实验室,每年砸进去几十亿的研发经费,没日没夜地写代码,调系统。
到了2013年,这个项目终于见到了光,阿里云自己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上线了。
可系统刚一运行,就碰上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整个团队的人连续三天三夜都没合眼。
![]()
就守在电脑前,顶住了所有攻击,把系统保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中国才算有了第一个能自己说了算的云计算技术,不用再处处受制于人了。
现在回头看,阿里云已经冲进了全球云计算市场的前四名,跟亚马逊,微软,谷歌这些公司同场竞技。
![]()
尤其是在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阿里云的业务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亚马逊,成了不少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首选。
这段经历正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像《人民日报》说的那样,核心技术这东西,靠买,靠要是行不通的,必须自己亲手做出来。
![]()
阿里不仅做了,还做的相当好,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当别的公司都把自己的核心AI技术当宝贝一样藏着掖着的时候,阿里做了一个相反的决定。
把自己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大模型,全部开放,谁想用都可以用,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公开了,难道不怕别人学了去,反过来竞争吗?
![]()
其实阿里的算盘打得更远,阿里CEO吴泳铭在乌镇大会上把话说明白了,他们的目标不是只做一个AI产品,而是想为整个AI时代提供最基础的公共服务。
就像供水,供电一样,他们觉得,AI这个东西不是哪一家公司能包揽的,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全世界的开发者一起动手。
![]()
把技术开放出来,就是邀请所有人一起来参与,把整个产业做大,事实证明,这个想法非常有效。
阿里旗下的一个叫魔搭的AI模型社区,很快就吸引了超过20万的开发者。
有意思的是,数据显示,这里面有超过两成的人来自不到50人的小团队,还有一成多是独立的个人开发者。
![]()
这说明搞AI创新的主力,正在从几个大公司,变成成千上万充满活力的普通开发者。
他们在魔搭社区里,已经创造出了超过2.3万个五花八门的AI应用。
阿里的角色就是提供一个平台和一堆好用的工具,让开发者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发挥创造力,而且阿里的野心还不止在线上。
![]()
通过投资一系列机器人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怎么让AI从电脑里走出来,进入到我们的世界。
这种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平台来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思路,在中国不只有阿里一家在做。
放眼全国,一场围绕AI的产业竞赛早已开始,很多公司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前。
![]()
除了阿里云,腾讯云和百度云也在下大力气建设这种超大规模的计算中心,它们为中国AI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支持。
再往上一层是更核心的芯片和算法,在这个领域,一批中国公司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突破。
比如寒武纪这家公司,就专门研发AI芯片,他们的产品正在努力追赶国际最先进的水平,帮助中国的服务器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
![]()
在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方面,科大讯飞的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而在计算机视觉,也就是让电脑看懂图像和视频这个领域,商汤科技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最后所有的技术最终都要变成能用的产品,在实际应用这个层面,中国公司同样没落下。
![]()
还有虎博科技,他们研发的通用大模型,已经成功用在了新能源汽车,网络游戏和医疗等好几个不同的行业里。
这些都说明,中国的AI技术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真正开始在各行各业创造价值了。
参考资料: 鹤城晚报,2025-11-10,“超300个、破6亿次!阿里撕下“假面具”,人民曰报:抛弃一切幻想”
![]()
新浪财经,2025-11-09,低位港股科技再遭错杀,阿里扔出超级AI王炸,百亿港股互联网ETF(513770)10日吸金9.8亿元
![]()
钛媒体APP,2025-11-05,阿里打响具身智能卡位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