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延迟退休风声越来越近,到底该硬熬几年多赚点,还是到龄就退享清福?
![]()
作为常年关注养老政策的博主,我接触过不少临近退休的朋友,发现真正精明的人,从不会盲目跟风延迟,而是算透3笔核心账后果断退休。今天就以我的观察和实际案例,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为啥他们说“到龄即退才是稳赚”。
一、健康账:多熬几年的工资,不够付医疗费
这是我最常听到的退休理由——身体真的扛不住了。
我前同事老周,在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管理,59岁那年纠结要不要延迟退休。他算过,多干5年能多拿近30万工资,但那段时间他总头晕、腰间盘突出反复发作,体检报告一堆异常。后来他果断60岁退休,每天晨练、养花,定期体检调理,现在精神头比上班时还好。
反观我家亲戚老张,在工厂做体力活,非要熬到65岁。结果62岁那年突发心梗住院,光手术费就花了8万,后续康复还得专人照顾,多赚的工资全搭进医疗费里,自己还遭罪。
2025年人社部的数据也能印证:45岁以上职场人,近7成有职业相关健康问题,高压或体力岗位的健康风险更是翻倍。对普通人来说,退休不是躺平,而是给身体松绑——年轻时用健康换钱,老了可不能再用钱换健康,这点账得算明白。
二、养老金账:早退5年,未必少领还多赚机会
很多人觉得延迟退休能多拿养老金,其实这笔账没那么简单。
我专门咨询过社保专家,按2025年最新计发规则,基础养老金每多缴1年只涨1%-2%,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按计发月数分摊(60岁是139个月,65岁是101个月)。举个真实例子:
我邻居王阿姨60岁退休,基础养老金3200元,个人账户11万,每月能领3200+791=3991元;她同事李姐选择延迟到65岁,基础养老金涨到3500元,个人账户14万,每月能领3500+1386=4886元。看似每月多895元,但王阿姨5年里已经领了23.9万,还享受了5次养老金上调,算下来总收益比李姐还高。
而且早退休能早享高龄倾斜补贴。2025年养老金“21连涨”,65岁以上有额外倾斜,王阿姨65岁时已经能多领每月80元,而李姐刚退休,还得再等5年才能享受。更别说,不少人退休后能做兼职,我叔退休后帮小企业做技术咨询,每月额外赚2000,叠加养老金,比上班时还自在。
三、生活账:自由时间,是花钱买不来的财富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却最珍贵的一笔账。
我认识的退休朋友里,一半以上都在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张老师退休后带着老伴环游全国,把年轻时没去过的地方都走了个遍;陈叔重拾书法爱好,现在作品还能参展;还有人专门帮子女带孩子,不用再像上班时那样,顾不上家里。
反观那些硬熬延迟退休的人,大多在抱怨“没时间”:想陪父母,却被工作绊住;想培养兴趣,下班回家只剩疲惫。2025年有个调研很真实:退休后陪伴家人的人群,幸福感比在职时高63%,而延迟退休的人里,近6成遗憾“没好好陪家人”。
对普通人来说,退休不是终点,而是能自由支配时间的新起点。这些亲情时光、兴趣乐趣,是多干几年工资换不来的,而这恰恰是晚年幸福的核心。
当然,我不是说延迟退休不好——体制内、轻松的技术岗,身体好又想多做点事,延迟也没问题。但对大多数普通岗位、身体一般的人来说,别盲目跟风硬熬。
退休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核心逻辑很简单:健康是底线,养老金够用就好,而自由和陪伴,才是晚年最该珍惜的。那些果断到龄即退的人,不过是看透了这点,在健康、收入和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
最后想问问你:如果是你,会选择到龄就退,还是延迟退休?你心里的理想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了关注我,后续分享更多实用养老攻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