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一次就够了,求你别再来第二次。
![]()
刷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脑子里自动蹦出竹节虫的内心OS——15厘米长的大虫子,没翅膀,爬得慢,连逃命都只会装枯枝,好不容易被人类从球金字塔的悬崖缝里抠出来,现在要回家还得等老鼠先死绝。
![]()
好消息是,老鼠真的快死绝了。
![]()
澳洲环境部11月公布的灭鼠报告里,那些黑毛耗子被直升机投喂的Brodifacoum杀得只剩2%,红外相机从2023年9月到今年3月,再也没拍到老鼠尾巴晃过镜头。
![]()
鼠患这事儿,从1920年害竹节虫灭门开始算,等了104年才算看到头。
![]()
今年2月,120只人工养的竹节虫被塔龙加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抱上了球金字塔——豪勋爵岛旁边那块火山渣堆成的无人岛。
![]()
每只虫子背上粘了米粒大的追踪器,跟装小学生电话手表似的。
![]()
现在87%还活着,啃白千层灌木啃得挺开心。
![]()
别看球金字塔和豪勋爵岛隔着40公里海沟,这已经是离老家最近的跳板了,毕竟竹节虫腿短,不会飞,连跳海殉情的资格都没有。
![]()
不过问题在这儿:现存所有竹节虫的基因,能追溯到2001年被发现的4只,等于说现在几千只全是近亲结婚产物。
![]()
墨尔本大学去年玩了个骚操作,把2010年采集的早期基因样本从零下196度的液氮罐里挖出来,准备今年年底给种群开“基因外挂”。
![]()
要真能成,这相当于给濒危物种做了个冷冻卵子库,比人类冻卵刺激多了。
![]()
有人担心虫子投放到豪勋爵岛会被游客踩死——毕竟15厘米长得像加长版树枝,一脚下去嘎嘣脆。
![]()
但澳洲政府想得更细:2025年准备先圈出保护区,首批投放500只,相当于给虫子办VIP隔离病房。
至于它们怎么穿过海沟回老巢?
科学家们打算用卫星追踪模拟历史扩散路径,研究无翅昆虫当年是怎么漂洋过海的,脑洞开到没准是趴信天翁脚上搭了顺风车。
最微妙的转变是,这次放归有人把竹节虫当“生态修复指标生物”——老鼠没杀光,一切白搭;植物没恢复,虫子饿死;游客乱扔塑料,直接踩灭最后希望。
一只虫子的回归,成了整座岛生态系统的高考成绩单。
至于2026年豪勋爵岛生态修复完成的flag能不能立住?
谁知道呢。
但看着追踪器传回的数据,有只编号"LHI-042"的雄性竹节虫,凌晨三点还在用触角给雌性站岗——这大概是它表达“回家了”最笨拙也最坚定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