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卢薇
11月10日,“银行App迎来关停潮”进入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该词条在微博阅读量突破了4000万。
![]()
微博截图
起因是,近日,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启动直销银行、信用卡及生活服务类App功能迁移与关停。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近年来,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银行、渤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也宣布关停部分App,这里面既有国有大行,也有头部城商行。
多家银行宣布“瘦身”,原因是什么?“瘦身”之后,又有哪些新动作?川观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象
多家银行宣布“瘦身”,信用卡和直销银行是重点整合领域
9月28日,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逐步关停“缤纷生活”App,并将其全部功能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引发市场关注。
“缤纷生活”App是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客户端,提供查账还款、额度管理、账单/消费分期、现金分期、自动分期设置、卡片申办、进度查询、卡片激活、交易密码管理等服务。
事实上,这种整合趋势并非近期才出现。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北京农商行、江西银行、渤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四川农信联合社等机构,均把信用卡功能并入手机银行。而在去年,10多家中小银行也宣布关停旗下信用卡App。
除了信用卡领域,直销银行App也是重点整合领域。10月上旬,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因直销银行业务调整,其直销银行App、直销银行网站将于11月12日停止服务,原直销银行相关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10多天前,9月23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宣布,将吸收合并直销银行“中邮邮惠万家银行”。
直销银行,通常由传统银行设立,没有实体网点,是独立运行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
2024年1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公告,包括民生直销银行、昆仑直销银行在内的25款金融客户端主动申请注销备案,涵盖理财、企业金融、消费信贷等多个细分领域。目前,在应用商场中尚可下载的直销银行App仅剩10余款,不足巅峰期的十分之一,且多为地方中小银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在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初期,对线上业务普遍比较重视,纷纷将线下业务向线上迁移,手机App是银行线上移动端的重要入口,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直销银行,都希望利用流量红利来深度开拓市场。
原因
既有用户习惯的原因,也有银行发展、监管要求有关
多家银行宣布“瘦身”,原因何在?分析人士称,这是由用户体验、成本压力、监管政策共同驱动的结果。
先看用户体验。
“一开始下载App,是因为优惠力度很大,但现在银行App数量太多,实在用不过来。”成都市民刘畅说,自己手机里曾装了生活服务、信用卡、理财类等6个银行App,但最后只保留了常用的一个。
客户在多个应用间重复注册,频繁跳转,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路径冗长,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手机银行App流量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至2025年间手机银行App用户黏性明显下滑,用户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从4.93分钟跌至2.70分钟,单机单日使用次数从4.54次降至2.86次。
再看成本压力。
“每做一个App,就意味着需要多出一套独立的开发、测试、推广的团队。”一位不愿具名的城商行从业人士说,过去每个部门都希望拥有自己的App,以此掌握触点和预算资源,但运营多个App需要持续投入技术、人力、营销与合规成本,在行业增长期成本尚且可以覆盖,进入存量期阶段则难以为继。
此外,还有监管的推动。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移动应用及时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以政策倒逼应用“升级或退出”。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栋梁说,在监管趋严、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多个App已经成为银行的负担而非助力,随着“关停潮”到来,银行数字化转型将从“流量驱动”转向“经营驱动”阶段。
未来
回归金融服务本质,从“通道之争”变为“生态之争”
当多App体系退潮,银行怎样才能真正留住用户?分析人士给出的“答案”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将重新回到服务本身,竞争策略也从“通道之争”“流量之争”变为了“生态之争”“服务之争”。
“金融服务的本质是信任,数字化体验则让信任得以延伸。”蔡栋梁说,银行留住用户的关键在于体验质量与信任建设,未来,银行之间的比拼,将取决于操作是否简洁顺畅、功能是否高效智能、信息是否安全可靠。
在渠道方面,主App的“超级平台化”趋势将愈发明显。比如,工商银行自2021年起逐步整合冗余应用,形成统一数字渠道入口。建设银行虽保留“建行生活”独立App,但已经实现与主手机银行的深度联动。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晓玫说,通过整合App打造一个统一、便捷的“超级App”,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还能有效降低多App带来的运营维护成本。
在内容方面,银行围绕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探索融入政务场景、生产场景、生活场景,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服务生态。记者注意到,一些银行正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建立系统化服务体系,比如围绕工资入账、家庭消费、教育规划、养老储备等关键节点,提供个性化、前瞻性的方案。
在流程方面,部分银行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运营中,成为提升效率、控制风险的核心驱动力。
“银行的竞争不是比谁的App多,而是比谁能更好地融入日常金融生活。”受访人士称,未来银行需要更加聚焦主App的功能完善与体验优化,构建统一的金融生态,实现精准服务与交叉销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