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一条视频悄然走红。视频的标题就颇引人注目,而点开之后,镜头中出现了一位中年男子。
尽管岁月在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股子熟悉的味道,那双眼中透出的坚定,老电视迷们只需一眼便能认出,这不就是董超嘛!
![]()
他曾是深圳《第一现场》栏目的主持人呢!
视频中,他没有任何复杂的剪辑技巧,只是朴实无华地站在镜头前,介绍自己曾经是电视台的一员。
![]()
年过半百,方悟得,人生最应珍视的,并非那些奖杯与喝彩,而是餐桌旁与家人的闲谈,是孩子临睡前那声甜甜的爸爸晚安。
这条视频,看似平淡无奇,却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上线仅仅三天,竟然收获了百万点赞!评论区里,大家也是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
![]()
大量的留言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涌来,硬生生将这位久未露面的前电视台名嘴,以网红的新身份重新推回到公众的视野之中。
你还真别说,董超这一出手确实不同凡响。如今,他的全网粉丝数量已经突破千万大关,成为了中老年群体中最炙手可热的生活博主。
![]()
他发布的视频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既有实用的养生知识科普,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分享。每条视频的播放量都稳稳地超过了百万。
特别是今年五月,他发布了一个名为《接脑梗老爸来深圳看病》的系列视频。在这些视频中,他记录了带父亲去医院接受检查、学习使用康复设备,以及陪伴父亲在阳光下散步等日常生活场景。
![]()
这句话让无数在外拼搏的人不禁潸然泪下。常常以为忙完这一段就能好好陪他,直到他突然倒下才明白,生活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忙完这一段”。
这话,简直太扎心了!这则视频的点赞量竟然轻松突破了百万。谁能料到呢?这位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叱咤风云的网红,几年前还曾是深圳电视台的当家主播,妥妥的一哥级别!
![]()
他是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位凭借扎实的主持功底,成功走出圈子的明星主持人!
董超出生于1975年,来自辽宁。他大学主修传媒专业,并于1996年正式踏入媒体行业。
![]()
1999年,他来到深圳,成为《深圳有线新闻》的主持人。然而,真正让他深深扎根于深圳人记忆中的,是2002年底他参与创办并主持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第一现场》。
节目刚刚拉开帷幕,时长不过短短十五分钟。董超并非只是端坐在演播室的主持人,他一人分饰多角,既是台前的播音员,也是幕后的策划者,同时还肩负着主编的重任。
![]()
每天清晨曙光未露,他便奔赴现场进行采访,夜晚又挑灯夜战,辛勤修改稿件。凭借这份执着与努力,他成功将这档节目打造成深圳人每晚必看的精彩内容。
他主持节目时,从不摆架子。正是这份质朴的真诚,让《第一现场》的时长从最初的十五分钟,逐步增加到八十七分钟,创下了最高的收视份额。
![]()
**暴涨!这是什么意思呢?意味着在深圳,每三个打开电视的人中,就有一个正在收看他的节目!**
**解析:**
1. **"一度飙升"** 改为 **"暴涨"**:
- 两者都表达了快速、大幅度的增长,语义相近。
2. **"这是什么概念?"** 改为 **"这是什么意思呢?"**:
- 表达方式略有变化,但都用于引出对现象的解释。
3. **"就是说"** 改为 **"意味着"**:
- 两者都用于解释前文,语义相近。
4. **"在深圳,每三个打开电视的人里,就有一个在看他的节目!"** 改为 **"在深圳,每三个打开电视的人中,就有一个正在收看他的节目!"**:
- 表达方式略有调整,但核心意思保持不变。
整体上,修改后的句子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词语替换和句式调整,使表达更加多样化。
那些年,董超获奖无数,风光无限。2013年,他荣膺中国播音主持界的至高奖项——金话筒奖。2015年,他成为深圳广电系统内唯一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人。
![]()
截至2017年底,他成功晋升为播音指导,这一职称标志着传统媒体人职业生涯的巅峰地位。
然而,在荣耀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巨大付出。董超的妻子名叫马剑琴,她曾是女子组合的一名成员。
![]()
两人婚后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于2006年诞生之际,董超正忙于录制节目。待他结束工作匆匆赶到医院时,孩子已被包裹在柔软的小襁褓中,静静地依偎在妻子身旁。
小女儿练习跆拳道已经三年了,然而她的爸爸却从未出席过任何一场比赛。每当女儿满怀期待地询问爸爸何时能来看她比赛时,妻子总是温柔地安慰她,说爸爸正在忙于重要的事情。
![]()
真正促使他毅然决定告别电视台的,是2023年的一次例行体检。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的他,血压急剧上升,颈椎和腰椎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医生严肃地告诫他,若继续如此熬夜,身体迟早会彻底崩溃。与此同时,传统电视的收视率正不断走低,新媒体的浪潮则一波接一波地席卷而来。
![]()
他望着周围那些充满活力的年轻同事们,他们都在忙着拍摄短视频,进行直播,心中的念头也不禁萌动。他不愿等到退休的那一天,回首往事,除了那些奖杯和奖状,什么有意义的回忆都没有。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回忆中,爸爸的形象仅仅停留在电视屏幕上的一个模糊背影。
2024年4月8日,49岁的董超正式提交了离职申请。这位在电视台工作了整整二十八年的资深员工,从未料到,自己的离职过程竟会如此一波三折。
![]()
更令他感到寒心的是,2024年12月正式离职的那天,他特意穿上了当年电视台发的工装,想要去和几位老同事道个别。
最终拨了三个电话,一个说正在开会,一个表示没时间,最后连办公室的门都没能进去。
![]()
后来,他在视频中不经意地说了句,人走茶凉,此话不假。了解他的老观众都明白,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实则饱含了诸多无奈与心酸。
离开电视台后,董超并未急于投身自媒体行业,而是选择先给自己放了两年的长假。这段时间里,他陪伴妻子回到新疆老家探亲,送小女儿去参加跆拳道比赛,还坚持每天早上为大女儿准备早餐。
![]()
他开始努力弥补曾经对家人缺失的时光,一点一滴地偿还着这份亏欠。直到2021年6月,在一位从事新媒体行业的老友的启发下,他终于决定注册一个账号,并发布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视频。
转型哪有那么简单!过去在电视台的时候,有专业的团队负责扛摄像机、做后期制作。而现在,从选题策划、拍摄到剪辑,所有工作都得自己一个人完成。
![]()
妻子的一席话,瞬间让董超茅塞顿开。他随即调整了镜头,将焦点转向自己的生活点滴。他开始讲述陪伴女儿做作业时的种种趣事,分享照顾年迈父母的心得体会,还兴致勃勃地交流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养生之道。
摆脱了电视台的种种限制,他的话语变得更加贴近生活。聊起养生话题时,他不会刻意使用那些复杂难懂的术语。
![]()
他分享亲子关系的经验时,总会提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训。这种真诚、不做作的风格,逐渐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
如今的董超,工作量丝毫不逊色于在电视台的日子。每天凌晨五点,他准时起床思考选题,白天要么忙于拍摄视频,要么外出寻找素材,到了晚上,还要抽出时间回复粉丝的留言。尽管忙碌,他却享受其中。
如今,他的收入相较于在电视台工作那会儿更为丰厚了。品牌广告、直播带货以及付费课程的收入加在一起,每年能轻松达到百万级别。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