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的三星杯32强战现场,空气里弥漫着诡异的寂静。当王星昊执白棋面对韩国老将金志锡时,观战席上的中国记者们甚至提前打开了香槟——这位刚在围甲联赛豪取七连胜的"天才少年",抽中了看似毫无威胁的"上上签"。然而,这场被戏称为"跨代碾压局"的比赛,最终却演变成中国围棋史上最刺痛的冷门之一。
![]()
一、"躺赢剧本"下的致命陷阱
抽签仪式上,当王星昊的名字与金志锡并列时,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这签是来报恩的吧?"的确,36岁的金志锡已淡出一线三年,世界排名滑落至67位,而王星昊手握中国等级分第一的桂冠,年初刚在"文豪杯"中击败过韩国新锐卞相壹。
比赛前半段完美印证了预期:王星昊以教科书级的"中国流"开局,在右下角祭出罕见的"妖刀定式",仅用56手便建立起30%的胜率优势。观战棋手连笑在解说中赞叹:"这手镇头堪称艺术,金志锡的厚势瞬间瓦解。"此时,连韩国解说都无奈摇头:"王星昊的棋形像精密仪器,找不到任何破绽。"
二、AI时代的"断崖式崩盘"
转折发生在第72手。当金志锡下出看似自杀的"靠断"时,王星昊的应对暴露出致命破绽——他选择了AI推荐率仅12%的"尖冲",这个在人类棋谱中绝迹的非常规着法,直接引爆了棋盘右侧的劫争。
"这时候王星昊的眼神突然涣散了。"现场记者回忆道。原本游刃有余的白棋开始出现匪夷所思的失误:第97手错过封锁要点,第116手误判死活,第135手竟在胜势下自紧一手。AI胜率曲线如同过山车般从85%暴跌至19%,最终定格在黑棋中盘认负的瞬间。
![]()
职业九段棋手柯洁赛后点评:"这就像马拉松选手在最后百米突然崴脚,不是实力问题,是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数据显示,王星昊在官子阶段的平均用时骤增至4分28秒,比上半场多出三倍——过度思考反而成了催命符。
三、中国围棋的"阿喀琉斯之踵"
这场失利撕开了中国围棋的华丽外衣:
心理素质断层:从辜梓豪对崔精的"半目之殇"到谢尔豪负于金恩持的"优势翻盘",新生代棋手屡屡在最后关头掉链子。反观韩国棋手,金志锡在劣势下连续三次"鬼手"翻盘,展现的正是李昌镐式的"僵尸流"韧性。
AI依赖症候群:王星昊赛前坦言"70%依赖AI训练",但实战中面对AI都难以处理的复杂局面时,他暴露出人类棋手最珍贵的"直觉判断"缺失。正如聂卫平所言:"现在孩子下棋像在背棋谱,遇到没见过的变化就抓瞎。"
大赛抗压训练缺失:对比韩国棋院每天8小时的"模拟赛特训",中国棋手更习惯于训练室的安静推演。心理专家指出,王星昊对局中频繁舔嘴唇、揉太阳穴的小动作,正是典型的"赛事焦虑症"表现。
![]()
四、破局之路:从"算法棋手"到"棋道宗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3年三星杯,时越在决赛击败元晟溱夺冠后,中国围棋曾迎来"八冠辉煌"。但如今,连"00后"棋手都在重复着前辈的轨迹:依赖AI训练、迷信数据定式、缺乏生死搏杀的历练。
或许该重拾日本围棋大师藤泽秀行的箴言:"棋道一百,我只知七。"在杭州棋院最新启动的"原始对局计划"中,年轻棋手被要求每月进行两次"无AI纯手工对弈"。正如王星昊在败局后坦言:"我需要找回那种为了一目棋争得面红耳赤的冲动。"
五、棋盘之外的启示
这场32强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却已给中国围棋敲响警钟。当韩国女将崔精能掀翻辜梓豪、业余棋手能阻击谢尔豪时,所谓"等级分神话"不过是温室里的幻影。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诞生——就像当年柯洁在梦百合杯决赛中1-3落后时,硬生生扳回两局的"疯魔棋风"。
![]()
王星昊的棋谱终将被存档,但中国围棋的突围之路,永远需要新一代棋手在至暗时刻展现的"向死而生"的勇气。毕竟,真正的棋道从不在云端,而在每一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