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11月6日,由四川艺术基金扶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美术报》社、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主办,广元市美术馆、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广元市美术家协会承办,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协办的2025年度美术新创作品集中展示项目“峥嵘崔嵬——蜀道文化美术作品与文献创作展”首站在达州市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蜀道文化为主题,共展出90余件美术与文献作品,汇聚了58位艺术家的蜀道主题优秀作品,通过美术作品与文献展陈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蜀道的历史底蕴、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
![]()
嘉宾共同为展览启幕
![]()
部分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金新,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思琦,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壮,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罗勇,广元市美术馆馆长马昭蓉,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国辉,广元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剑,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頔,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吉应,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赠怡,四川文理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院长刘承川,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勃凯,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李文峰,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曾军,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谢军,《中国美术报》社艺术中心主任王会等嘉宾出席开幕仪式。展览开幕式由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邓旭主持。
![]()
周頔致辞
开幕式上,周頔表示,由广元市发起,联合蜀道沿线兄弟市州共同打造的此次巡展,既是对蜀道文化脉络的一次系统梳理和当代激活,也是校地协同、资源共享的生动实践,高校是学术研究的高地,也应当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沿,四川文理学院愿以自身的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为蜀道文化的研究、创作与传播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
王壮致辞
王壮表示,广元、达州同为蜀道节点城市,既有同样厚重的巴蜀文化,又因各自丰富的地域文化各放异彩。此次由两地合作举办的展览,不仅是对蜀道山水画脉络的正本清源,更是对其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刻追溯与传承创新发展的艺术探索。未来广元愿与蜀道沿线城市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传统文化传承活化新路径,加强地方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区域文旅经济协同发展。
![]()
曾军致辞
曾军表示,此次展览是深化区域协作、共促文化繁荣的重要契机,期待以此次展览为起点,进一步深化达州与广元在文化旅游、艺术创作、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讲好巴蜀故事,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画卷。
![]()
马昭蓉介绍展览情况
马昭蓉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基本情况,分享了此次展览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成长历程,介绍了四个章节的主要呈现内容。她表示,此次展览以源起、谈古、论今、揽胜四个章节,梳理了自唐以来蜀道山水画发展脉络及当代蜀道美术创作现状。此次项目巡展地分布蜀道沿线,达州是古蜀道荔枝道的重要节点,希望此次展览能够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合作,推动蜀道当代美术创作,深化地域性文化研究路径,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
张剑致辞
参展艺术家张剑代表创作者发言。他认为,此次展览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者对蜀道的观察理解以及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当下美术创作的多元风貌,更是对世界、对时代艺术的深度思考。他呼吁艺术家们深耕传统、潜心创作,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将千年文化记忆传承下去。
![]()
![]()
![]()
![]()
展览现场
本次“峥嵘崔嵬——蜀道文化美术作品与文献创作展”展览项目由广元市美术馆申报并实施,以“蜀道的古与今”为主线,从历史记忆到当代新生、从自然风光到人文精神,既有对蜀道历史遗迹的写实描绘,也有对蜀道精神内涵的抽象表达,全面生动诠释了丰富的蜀道文化精神。达州首站将持续至11月20日,后续还将到西安、天水、陇南及巴中等地巡展,通过展览、学术研讨等形式,传承蜀道千年文脉,助力推进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深化区域文化艺术交流,共促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
研讨会现场
11月8日,此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举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成清,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王赠怡,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陈德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马萧,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谢军,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邓旭,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国辉,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陈洪,广元市美术馆馆长马昭蓉,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杨春等专家,就蜀道山水画群体面貌、当代蜀道美术创作、近现代蜀道写生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
1943年10月张大千考察敦煌石窟返川时和友人在千佛崖前合影
![]()
(传)[唐]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
(传)[明]仇英 《蜀川佳丽图》
![]()
邓建强 《广元千佛崖造像》
![]()
黄阿忠 《广元·109工厂的阳光》
![]()
何川 《古城印象-昭化》
![]()
蔡丽蓉 《春江水暖》
![]()
黄根 《中国戏》
![]()
白金 《盛世繁花吾院开》
图片来源:
广元市美术馆、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6年出版43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58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