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同行·共振”西南大学第四届学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学校博物馆开幕。展出的200件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作品,生动呈现了青年大学生在形式与观念、个体表达与公共关怀之间的辩证思考。
![]()
画展开幕式
今年是西南大学美术学科办学100周年,本届展览共收到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投稿作品数百件。经专家严格评审,最终遴选出200件优秀作品参展。其中,一等奖作品13件、二等奖作品26件、三等奖作品39件、优秀奖作品122件。
展览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对革命历史的深刻回望,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照;既有对传统笔墨的继承发扬,也有对当代语境的积极探索,集中展现了学子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开阔的创作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学校美育与思政育人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
参展作品《千秋红岩》
2023级绘画专业本科生郑立涌的作品《千秋红岩》获得本次参展作品的一等奖。这幅面积达4平方米的大型国画以《新华日报》的一些老物件为原型,其中的一些细节颇显美术生的功底。比如画中的一台打印机,他把食用盐洒在国画原料上,以此营造斑驳的历史年代感和作旧效果;在一个手提箱的手柄上,他撒了一层金粉,让其看起来更有质感。
![]()
《千秋红岩》作者郑立涌向观展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这些技法的大胆尝试,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创作的过程当中,也让我对那段薪火不灭的岁月加深了理解。”郑立涌说道。
![]()
参展作品
![]()
参展作品
![]()
参展作品
“学校美术学科办学百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艺术人才。”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学院紧密对接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推动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学院师生共计18件作品入选展览,作品入选量名列全国综合性高校前列,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9日,向市民免费开放。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