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台海那边的风声越来越紧,大陆针对台湾地区的经济举措接二连三,外媒直呼台积电这回真跑不掉了。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贸易摩擦,而是中美芯片博弈的延伸,台湾地区夹在中间,台积电作为全球半导体龙头,本该是香饽饽,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
![]()
断供链条:先进芯片供应卡壳的导火索
先说说导火索吧,2025年初,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那边的禁令就没停过。1月31日,台积电直接通知一大批大陆IC设计公司,从那天起,16纳米和14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产品,得在BIS白名单上的封装测试厂完成封装,还得有认证副本,不然就暂停发货。
获批的封测企业只有24家,像日月光、英特尔、三星这些,大陆的厂子一个没上榜。这么一搞,大陆客户直接断了货源,尤其是AI和GPU相关的应用,影响可不小。
![]()
这不是头一回了,去年11月,台积电就已停供大陆AI/GPU客户的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芯片。现在扩展到16/14纳米,等于把门槛拉得更低。外媒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调查台积电芯片流向大陆企业,涉嫌违反出口管制,罚款可能高达交易额两倍,起步就10亿美元。
台积电的芯片设备里头有美国技术,所以台湾地区的工厂也得听BIS的,没许可就不能给大陆客户生产先进货。结果呢,台积电大陆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3%滑到今年第二季度的9%,降了14个百分点。这数据一摆,谁都看得出,市场份额在流失。
![]()
大陆这边也没闲着,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从去年8月1日就开始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今年4月又升级,涉及锑和超硬材料等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途基本不批。镓全球85%储备在中国,锗进口美国58%靠大陆,这些是半导体制造的“新粮食”,缺了就寸步难行。
台积电的美国工厂,外媒爆料稀土库存只够撑30天,这下子供应链直接卡脖子。国台办直言,半导体本该两岸合作发展,结果在美国施压和台湾地区当局配合下,台积电逐步变“美积电”。
![]()
你想想,台积电本是台湾地区的经济支柱,2024年营收占台湾地区GDP的8%以上,现在大陆市场一缩水,订单就得转去中芯国际这些本土厂。预计中芯国际今年14纳米订单大增三成,产能份额从5%升到8%。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这些封测企业,也开始捡漏海外替代方案。这不是大陆主动“下狠手”,而是回应美国封锁的连锁反应,逻辑上站得住脚。
![]()
补贴迷局:美国建厂的甜头变苦果
转头看台积电在美国那边的布局,本来是想避险,结果越陷越深。2020年5月,台积电宣布在亚利桑那凤凰城投120亿美元建厂,拜登政府《芯片法案》许诺66亿美元补贴,外加50亿美元低息贷款。
2025年3月3日,特朗普上台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去白宫一趟,直接加码1000亿美元,总投资飙到1650亿美元,包括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和1座研发中心。特朗普吹这是美国史上最大外国直接投资,创4万高薪岗位,还能本地产AI和手机芯片。
![]()
听起来美滋滋,可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一大堆。Fab21第一厂原计划2024年底量产,拖到2025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满载才30k片产能,客户是苹果、英伟达、高通、AMD这些。
第二厂土建到现在还慢吞吞,2024年进度落后,预计2026年底移机,2027年三季度才出3纳米货。成本呢?补贴前,美国厂每片晶圆要12272美元,台湾地区才9566美元,差30%。
补贴后降到10438美元,差距缩到10%,但特朗普现在扬言要废《芯片法案》,补贴协议还没最终签,资金到位成悬
![]()
更气人的是,特朗普在1月6日放话,如果台积电不继续投,就加100%关税。魏哲家3月初去白宫谈的这笔1000亿,其实是“投名状”,换来免关税承诺。
可美国劳工短缺、工会闹事,建厂延误成常态。外媒观察者网分析,这等于美国在“掏空”台积电,高端产能往外挪,台湾地区经济安全直线下滑。
2024年台积电资本支出300亿美元,今年原计划400亿,现在每年多250亿砸美国,挤压其他投资空间。台湾地区内部评估,这对台积电短期利多,长远利空,“维持现状”更难了。
![]()
说到底,美国这套补贴加关税的组合拳,本意是回流芯片产业,可对台积电来说,等于绑上战车。特朗普视之为经济政策成功范例,证明高压施压比拜登的补贴协商管用。
可两党共识都指向本土化,台积电夹缝求生,董事会37年来头一遭移师美国开,明年2月10日刘镜清这些台湾地区官员得飞过去,政治味儿重得化不开。
![]()
反制回击:大陆管制的战略深意
大陆的反制,从来不是乱来,而是精准卡位。2023年7月3日公告对镓锗出口管制,今年4月7日商务部再发文,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用出口,石墨等更严。
影响几何?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全抖三抖。镓锗是化合物半导体核心,缺了就没法高效产先进芯片。美国高科技公司像英特尔、英伟达,早年游说布林肯放弃对华制裁,现在自顾不暇。外媒BBC报道,这叫“以牙还牙”,撼动全球供应链。
![]()
对台积电来说,影响直击要害。美国厂稀土库存告急,凤凰城Fab21升级时,材料短缺直接拖进度。台湾地区经济部门评估,短期影响有限,长远供应链动荡。
台积电订单调整,老制程减速,大陆采购全球七成芯片,这市场丢了,业绩颓势难挡。2025年第二季度,台积电税后净利虽增60.7%,营收9671亿新台币超预期,但大陆占比低迷,成本上涨成隐忧。
![]()
大陆这边,半导体自主化加速。芯片设计公司数量扩,差距缩小,一家企业已出3纳米原型。2024年行业营收1795亿美元,设备进口492亿增17%。自给率升到50%,目标在2027年汽车芯片100%本土。
商务部升级稀土措施,维护安全必要。这不是封闭,而是自立自强。观察者网点出,台积电教训是,企业别超脱地缘政治,全球半导体从效率优先转安全优先,中国得平衡开放和创新。
![]()
台湾地区当局呢?防务部预算军购加码,经济上却被动。汉翔航空这些军工企业,被大陆禁售军民两用物品,仓库闲置。
外媒风闻社区说,台积电成多米诺骨牌,美国系统解构其大陆布局,大陆管制形成战略威慑。两岸本该合作,半导体优势共享,现在却因外部施压扭曲。
![]()
博弈余波:台积电的十字路口与长远镜像
眼下,台积电骑虎难下,一边美国订单因成本涨延期,一边大陆市场技术封锁渐失。2025年10月16日,第二厂破土,目标N2和A16工艺到2030年,可补贴只盖10%,新政要共享利润。
财务报告摊开,压力山大。外媒路透社在4月8日报道,特朗普批评拜登补贴太少,自己用关税逼出更大投资。可这投资,换来的是不确定性。
![]()
长远看,这波博弈重塑产业链。中国专注突破瓶颈,国产替代快速发展。美国企业利润下滑,原材料限得慌。台湾地区经济靠台积电撑腰,现在建厂挪产能,税收就业外流,防务部军购再多,也补不了产业空洞。大陆反制不针对个人,而是维护产业链安全。
外媒一致看,台积电插翅难逃,不是夸张,而是现实镜像。未来,谁掌握核心,谁就握住主动。两岸若能对话,半导体合作空间大,现在却卡在外部干预上。总归,这场“战争”不是热战,而是冷链条的拉锯,结局还得看谁耐力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