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决策部署,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先进经验和做法,近日,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相关单位开展“2025年度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活动。
![]()
在参与活动的195个案例中,合肥轨道运营公司报送的《“共享健身区”:以创新服务赋能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驶向绿色未来:合肥地铁的双碳答案》《轨道交通行业系统性节能与“双碳”协同推进实践》3个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
入选案例
“共享健身区”:以创新服务赋能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项目精准锚定市民“健身难”与地铁空间“利用浅”两大核心痛点,创新性地将闲置通道空间改造与多元便民业态融合,有效破解了城市核心区健身设施不足、地铁非票务价值挖掘不充分、乘客碎片化时间利用低效等行业共性问题。通过精细化选址布局、低碳化设施配置、智慧化运营反馈,构建起“空间活化—服务集成—客流反哺”的轨道交通服务升级闭环,实现了健身需求、便民体验与低碳运营的多方共赢。
《驶向绿色未来:合肥地铁的“双碳”答案》
项目通过对合肥5号线列车ATO模式驾驶策略进行优化,深挖信号系统潜力,优化列车速度控制曲线,减少频繁牵引与制动切换产生的电能消耗,每年可节约电量179.53万度,实现列车运行效率与能耗的精准平衡,契合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低碳” 指标的一级标准要求。
《轨道交通行业系统性节能与“双碳”协同推进实践》
案例通过精细化运营“组合拳”,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通风空调系统“智慧呼吸”、照明系统“精准光控”、车辆基地“全面节流”。成效卓著,节能降耗与降本增效双赢一系列“硬核”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效益”。1、5号线2024年总动力照明能耗降低10.79%,节电超1147万千瓦时;2025年上半年再降7.95%,节电超362.67万千瓦时,节约电费约230万元。
下一步,
合肥轨道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
持续深化“轨道通+”服务生态建设、
以ATO技术优化为样板
进一步推动低碳与城轨运营的深度融合、
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
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丨运营公司 汪丽
一审丨于彩丽;二审丨李丽媛;三审丨周卫东
![]()

点个“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