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本届AHA大会发布的多项研究,正共同推动高血压管理从理念到策略的全面升级,为突围当前管理困境提供了清晰的路线。
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AHA)于11月7日至10日在新奥尔良隆重举行。作为全球心血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AHA 2025 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共同分享心血管疾病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在本届大会上,高血压管理成为焦点议题,多项研究围绕未控制高血压的临床负担、管理策略优化和新兴治疗靶点展开了深入的前沿探索,为革新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证据与全新思路。
真实世界数据警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低,医疗负担重
了解真实世界未控制高血压的临床负担至关重要,本次AHA大会公布的iCaReMe研究数据揭示了未控制高血压的现实临床负担和管理模式[1],为改进高血压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iCaReMe 研究是一项多国、前瞻性、登记研究,旨在评估全球高血压(HTN)、2型糖尿病(T2DM)、慢性肾脏病(CKD)和/或心衰(HF)患者的管理情况。该研究使用了2018年至2024年间,在29个国家招募的高血压患者的基线数据,共纳入21837名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60.3岁,52.0%为女性。
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共病负担重,其中71.3%合并T2DM,51.3%合并血脂异常,37.8%患有CKD,15.0%合并HF。同时,血压控制现状堪忧,75.4%的患者血压未达标(BP≥130/80 mmHg),其中61%患者血压≥140/90 mmHg。与血压控制组相比,未控制组患者更年轻(59.8岁 vs. 61.8岁)、肥胖率更高(42.5% vs. 34.6%),合并CKD的比例更高(39.3% vs 33.1%)。此外,在未控制高血压患者中,60.2%的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其中超过1/2患者仍接受单药治疗,接受≥2种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仅占46.2%(表1)。这项真实世界研究为全球高血压管理敲响了警钟。全球范围内未控制高血压的临床负担沉重,且伴随多种共病。尽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严格血压控制的益处,但现实中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仍然很低,迫切需要改进治疗策略,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
表1:iCaReMe 研究主要结果[1]
![]()
既往EnligHTN研究已有多项数据发布,此次AHA大会上EnligHTN最新研究则利用2018年至2023年间来自西班牙、美国、英国和以色列的199167名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数据,分析了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资源利用率情况[2]。研究结果表明,未控制高血压给医疗资源带来了沉重负担。具体而言,各国患者平均每人每年需前往全科门诊就诊2.92至15.80次,专科门诊就诊2.31至7.11次。不仅如此,患者每年还会经历0.56至1.52次住院,每次住院的平均时长在3.58至8.85天不等。此外,这些患者每年还大约会经历0.48至1.20次急诊就诊(详见表2)。该研究表明,未控制高血压显著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包括门诊、专科、住院及急诊服务等多个医疗环节。尽管各国医疗系统和实践存在差异,但未控制高血压对医疗资源造成的负担却是普遍且不容忽视的。
表2:EnligHTN研究中患者基本特征与医疗资源负担[2]
![]()
血压达标时间需持久,强化策略惠及不同代谢人群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是头等大事。然而,传统的血压管理往往只关注某一次门诊测量的“瞬时”血压值是否达标。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BP-TTR)是指患者在指定的目标血压范围内的时间比例,可以独立于血压水平而预测心血管风险。TTR可以反映血压控制达标的长期性和一致性,是评估降压疗效的一个新指标。AHA 2025大会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BP-TTR 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非致死性卒中)之间的关系[3]。
研究共纳入12952 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 66.1±9.6 岁,48.6%为男性。根据 BP-TTR 将患者分为四组(0-25%、>25%~50%、>50%~75% 和 >75%-100%)。研究结果显示,与BP-TTR 0-25%组相比,其余三组在未调整和调整模型中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有所降低。在未调整模型中,BP-TTR >50%~75% 组(HR 0.84;95%CI:0.71~0.99;P=0.036)和 BP-TTR >75%~100% 组(HR 0.79;95%CI:0.69~0.92;P=0.002)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尽管本研究未能在调整后模型中证实 BP-TTR 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但研究结果仍提示长期、平稳地将血压维持在目标范围内,或能为心血管带来实实在在的保护。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风险因素,常与多种代谢异常并存。然而,对于不同代谢健康状况的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策略是否均能带来心血管获益,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AHA 2025会议上一项研究,为这一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答案[4]。该研究基于SPRINT研究数据,纳入了7454名基线无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研究将患者分为代谢健康(MH,合并≤1项代谢异常)和代谢不健康(MUH,合并≥2项代谢异常)两组,比较了标准降压(SBP<140mmHg)与强化降压(SBP<120mmHg)对两组患者心血管结局(心梗、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心衰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事件)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有2948名患者(39.6%)被归为MUH组。中位随访3.8年,MUH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MH组(6.5% vs. 5.8%)。与MH组相比,MUH组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8%(HR 1.28;95%CI:1.11~1.49;P=0.001)。无论是在MH或MUH组中,与标准降压相比,强化降压均能使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分别降低了29%(HR 0.71;95%CI:0.53~0.95;P=0.021)及24%(HR 0.76;95%CI:0.59~0.97;P=0.027,表3)。本研究表明,尽管MUH个体面临更高的CVD绝对风险,但强化降压治疗对MH和MUH群体均具有显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表3:无论代谢健康与否,强化降压均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4]
![]()
由此可见,尽管现有指南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导,且临床上已有多种降压药物可供选择,然而上述研究却揭示出一个严峻的现实:虽然个体化的强化治疗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但多数高血压患者即使接受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其血压控制率依旧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探寻新的治疗靶点,并推动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问世。
从机制到疗法:醛固酮靶向药物为未控制高血压管理带来新希望
醛固酮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关键效应激素,在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醛固酮失调与未控制高血压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AHA 2025上公布BREAKTHROUGH研究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为这一关联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5]。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收缩压(SBP)水平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压未控制组(SBP≥130mmHg)和控制组(SBP<130mmHg)。比较了两组患者的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浆肾素浓度(PRC)。醛固酮失调定义为醛固酮/PRA比值≥10或醛固酮/PRC比值≥1。
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的912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169名(79%)患者的收缩压未得到控制。与控制组相比,未控制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居多,且合并糖尿病更常见。控制组患者基线PRA(1.6 vs. 1 ng/mL/h;P<0.0001)、PRC(13.3 vs. 8.9 pg/mL;P<0.0001)水平更高,醛固酮/PRA比值(4.3 vs 5.7;P<0.0001)和醛固酮/PRC比值(0.9 vs 1.2;P<0.0001)更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醛固酮失调普遍存在,但未控制组患者的醛固酮失调比例更高(31.9% vs. 41.5%,表4)。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醛固酮失调患者未控制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OR 1.41;95% CI: 1.26~1.56;P<0.0001)。这种关联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血钾水平的人群中均保持一致,表明了醛固酮失调作为血压控制不佳风险因素的普遍性。
表4:BREAKTHROUGH研究主要结果[5]
![]()
这项研究为理解高血压控制不佳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证据。醛固酮失调不仅是血压难控的重要生物学标志,更是未来精准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醛固酮合成的靶向干预,可能为改善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风险开辟新的途径。
总结
当前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管理正面临严峻挑战:血压控制率普遍低下,共病负担沉重,医疗资源消耗巨大。面对这一困境,AHA 2025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指明了突破方向。我们应将血压达标时间作为评估管理质量的新参考,并积极推行个体化强化降压治疗。未来,随着对醛固酮相关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更多关于新型靶向醛固酮药物研究证据积累,我们有理由期待高血压治疗能够取得更大突破。
小调研
参考文献:
[1]Burden of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in real world practice Insights from iCaReMe Global Registry.AHA 2025.
[2]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health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Observations from the EnligHTN study.AHA 2025.
[3]Higher Blood Pressure Time-in-Target Range May Improve Primary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HA 2025.
[4]Intensiv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Reduces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ve Adults Regardless of Metabolic Health Status: Insights from SPRINT.AHA 2025.
[5]Aldosterone dysregu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Insights from the real-world BREAKTHROUGH Hypertension Study.AHA 2025.
[6]Evaluating 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s in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icacy, Safety, and Subgroup Outcomes Across Novel Agents.AHA 2025.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码:CN-171279 过期日期:2026-05-08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