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本是人生喜事,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却因半路杀出的“拦路者”变了味。
最近河北廊坊一对新人结婚,婚车原计划从新娘暂住的酒店出发,开赴新家。结果婚车车队还在酒店停车场就被两辆车拦截了。
![]()
刚开始新郎新娘也没太在意,想着大喜的日子,对于这种上门讨喜的人,给几包烟就过关了。
可谁能料到,这帮人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50条普通烟,或者换成10条最贵的烟!
新人都听傻了:50条烟?大概五六千元人民币,大家非亲非故,这不明摆着抢钱吗?
![]()
婚礼都是掐点举行,这伙拦车的人吃准了新人赶时间,所以趁火打劫。
当新郎还想讨价还价,对方却根本不松口:反正急的是你结婚的人。
这一堵就是一个多小时。
好在这对新人聪明,不被这种歪风邪气道德绑架。最后新娘下车,和新郎一起打车走了,把那帮拦车的人晾在那儿,一个个都懵了。
之后新人因为是大喜日子,不想多事,所以没报警。
多亏了婚车司机把这事发到网上,才让拦路者丑恶的嘴脸被曝光,正义的网友群起攻之。
![]()
“拦婚车讨喜”本是部分地区的民俗,初衷是图个热闹喜庆,通常以少量糖果、红包传递祝福,点到即止。
但如今,这一民俗在一些人眼中成了“发横财”的捷径,从“讨喜”异化为“强要”,从善意祝福堕落为恶意勒索。
老话说得好,不怕流氓耍无赖,就怕流氓有文化。
话本里喊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的,都是寇匪,是官府缉拿对象。
而现今的劫道者,却把违法行为光明正大化了。
他们打着讨喜的旗号要挟新人,还真的会有一些新人被拿捏。
山东枣庄的一起案例,拦车者拿出提前写好的“价目表”,直接递给新人。普通烟每条按200元折算,现金起步价5000元,声称 “少一分都别想过”,最终新人被迫支付3000元才得以通行。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拦车队伍中,相较于亲朋好友或陌生人的临时起意,有组织的“职业拦车团伙” 令人警惕。
湖北武汉曾曝光过一个由6人组成的团伙,他们长期蹲守在当地多家婚庆酒店门口,专门瞄准婚车车队下手。
据受害者回忆,这些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拦车、有人负责谈判、有人负责望风,甚至会提前打探新人的家庭条件“看人下菜碟”。
2024 年,该团伙因多次实施拦车索财被警方抓获,查实涉案金额累计超过8万元,最终3人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类似的团伙在江苏盐城、安徽阜阳等地也有报道,他们通常选择婚礼高峰期作案,利用新人“怕误吉时”的心理快速得手,得手后立即转移至下一个目标地点。
民俗是社会文明的载体,而非违法的“挡箭牌”。
婚车拦路勒索,拦的是新人的幸福,更是社会的公序良俗。
唯有依法严惩、多方共治,才能让这种丑陋陋习无处遁形,让婚礼回归本该有的温馨与喜庆,让每一场喜事都能在法治与文明的阳光下顺利举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