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天走多少步,能延缓老年痴呆?《自然·医学》新研究给出“黄金步数”。
撰文丨周晗
我们常听说“走路有益健康”,但你可能不知道,规律步行这件小事,竟然能成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力武器。
近期,一项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上的重磅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体力活动与预防AD之间的明确联系。这项由哈佛大学团队牵头、历时十余年的研究发现:对于大脑中已出现早期AD病理变化(即β-淀粉样蛋白沉积)但尚未出现症状的老年人来说,每日步行超过5000步,能有效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1]。
![]()
图:研究截图[1]
体力活动与AD:亟待填补的知识空白
据估计,全球近一半的AD病例可归因于可改变的风险因素[2,3]。缺乏体力活动在欧美国家尤为明显。尽管动物研究支持体力活动对AD进展有益,但人类文献中仍存在重要的知识空白,限制了其向AD预防试验的有效转化。大多数现有观察性研究依赖于受试者自我报告的体力活动,这容易受到回忆偏差和误报的影响,尤其是在患有或有认知障碍风险的人群中。此外,大多数研究关注AD的临床综合征,很少直接检查核心的AD生物标志物,而进行纵向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更清晰地了解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如何与AD神经病理学的进展相关联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临床前期,此时改变疾病轨迹的可能性最大。
随着数字穿戴设备的日益普及,每日步数已成为一种易于获取和理解的身体活动量度。新兴研究表明,较高的步数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关。既往有研究表明,在基线β-淀粉样蛋白负荷升高的认知未受损老年人中,较高的步数与较慢的前瞻性认知衰退相关,这支持了体力活动在AD临床前阶段的潜在保护作用[4]。然而,这种与认知的保护性关联是否由AD神经病理学负荷的差异所介导,或者何种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慢的认知衰退相关,仍然未知。
研究揭示:每天5000步是关键节点
这项由美国麻总百瀚(MassGeneralBrigham)和哈佛医学院牵头的研究[1]通过利用一个扩展的哈佛衰老脑研究(HABS)队列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对294名50-9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调查,所有参与者均未出现认知受损迹象。
研究人员使用计步器客观记录参与者的日常活动量,利用脑部PET扫描技术,持续监测受试者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变化,并每年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此来分析了运动量与AD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每日步行超过5000步可显著降低AD临床前期的tau蛋白积累和认知衰退。令人鼓舞的是,即使运动量较少,每天3000-5000步的轻度活动,也与tau蛋白积累和认知衰退的明显减缓相关。
明确益处:认知与生活能力双延缓
这项研究首次明确发现,体力活动并不能减少大脑中最初的“始动”因子——β-淀粉样蛋白,但它能显著地延缓tau蛋白在大脑关键记忆区域(下颞叶皮层)的扩散速度。正是这种减缓的tau蛋白积累,介导了运动所带来的认知保护益处。简单来说,运动像是给大脑踩下了tau蛋白扩散的“刹车”。
在β-淀粉样蛋白阳性人群中,与不爱动的人群相比,活动量较大的人,其认知功能(如记忆、思维速度)和生活功能(如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下降的速度要慢得多。模型估算显示,积极活动甚至可能将认知衰退的到来推迟4~7年。
“黄金步数”:目标可达,不必强求万步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运动水平的益处:
每天3000-5000步:认知衰退平均减缓3年;
每天5000-7500步:认知衰退平均减缓7年,tau蛋白积累和认知功能趋于稳定;
超过7500步:未发现认知衰退速度进一步减缓。
结果发现,即使是每天走3000到5000步,也能显著延缓tau蛋白积累和认知下降。而当步数达到每天5000-7500步时,益处达到一个平台期,再增加步数,收益并无显著提升。
这意味着,我们无需被“日行万步”的目标吓倒,对久坐的老年人而言,将目标设定在更为温和的“每天5000-7500步”,同样能获得绝大部分的大脑保护益处,且更容易坚持。
对于那些基线水平的β-淀粉样蛋白较低的参与者中,步行数的多少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没有影响。
进一步脑部扫描显示,更大的运动量(更多步数)特别减缓了tau蛋白的积聚,而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则继续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步行带来的健康益处与tau蛋白积累减缓有关,而非β-淀粉样蛋白的变化。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AD风险最高的是那些β-淀粉样蛋白水平高且不怎么运动的人,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认知能力下降、患上AD的可能性最大。而每天只需走几千步,就有助于缓解AD临床前期tau蛋白病理变化和认知能力下降。
总结:
这项前沿科学告诉我们,步行,不仅仅是为了强健心肺,更是一场对大脑的积极养护。它通过遏制tau蛋白这个“破坏分子”的蔓延,为我们的大脑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现在就开始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通勤路上多走一段,您迈出的每一步,都在为您未来的大脑健康投资。
参考文献:
[1]Yau,WY.W.,Kim,D.R.,Rabin,J.S.etal.PhysicalactivityasamodifiableriskfactorinpreclinicalAlzheimersdisease.NatMed(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955-6
[2]Norton, S., Matthews, F. E., Barnes, D. E., Yaffe, K. & Brayne, C. Potential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 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data. Lancet Neurol. 13, 788–794 (2014).
[3]. Nianogo, R. A. et 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by sex and race and ethnicity in the US. JAMA Neurol. 79, 584–591 (2022).
[4]Rabin, J. S. et al. Associ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β-amyloid with longitudinal cogni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clinically normal older adults. JAMA Neurol. 76, 1203–1210 (2019).
互动:“今天你走了多少步?快来评论区打卡吧!”
责任编辑:老豆芽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