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军内部,总算还有点清醒头脑的人存在。2023年4月,在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个会议上,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发展副司令克林根准将直截了当点出问题:一个中国船厂一年造的军舰,就比美国所有船厂加起来还多。
这话听着刺耳,但搁在当下中美海军对比的背景下,简直就是一记当头棒喝。美军这些年仗着存量舰艇多,还能勉强维持全球第一的位子,可一旦真刀真枪干起来,暴兵增产的底气根本不够看。中国海军的扩张速度快得让人眼花,2023年就下水了30多艘舰艇,而美国那边呢?才勉强凑出2艘。
这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得从工业基础说起。美军高层这回总算有人肯承认,产能决定后劲,中美动手,美方就算砸钱砸资源,也追不上解放军的节奏。
![]()
产能失衡的直击人心
克林根准将那番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海军情报办公室的评估数据。简单说,美国海军的造船能力已经落后到尘土里去了。
中国有上百家大型船厂,2023年全球造船订单里,中国一家公司就拿下了一半以上份额。反观美国,军舰建造主要靠几家老船厂撑着,像纽波特纽斯和英格尔斯这些地方,年产量的上限就那么点。
2022到2026年海军规划要造82艘舰艇,平均每年十几艘,可实际执行起来,伯克级驱逐舰一年顶多1.5艘。为什么?工人不够,产业链断裂,设备老化,一堆问题堆在一起。
克林根在会上没绕弯子,直接说“一个中国船厂的产量超过我们所有船厂总和”,这数据来自海军的内部报告,2023年泄露的一张幻灯片上写得清清楚楚: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2倍。
![]()
要知道,海军力量不是光看现在有多少艘船,还得看能持续补给多少。中国海军从2003年到2023年,驱逐舰数量从20艘翻到42艘,巡洋舰也从零起步,2017年后就下水了8艘。美国呢?同期驱逐舰才11艘,巡洋舰上一个新家伙还是2016年的货。
2024年,中国海军总舰艇数达到234艘,超过美国海军的219艘。别光看数字,吨位和火力也跟上来了。中国驱逐舰的垂直发射单元(VLS)总数2023年有4200个,预计2027年超美军9900个的半壁江山。这不是科幻,是实打实的建造记录。
解放军海军的扩张靠的就是船厂的马力足,江南、大连这些厂子,一个能同时开工三四艘航母或大型舰艇。美国纽波特纽斯船厂呢?三个大坞位,勉强并行两艘航母就算极限了。全开动,中国能同时造36艘,美国顶多4艘,9倍的差距摆在那儿,谁也抹不掉。
![]()
这事搁在台湾海峡的背景下,更显严峻。解放军海军的舰艇更新率高,70%是2010年后下的水,美国才25%。万一冲突起来,美军靠现有存量打头阵,可补给跟不上,损耗一艘就少一艘。
中国那边,船厂流水线转起来,几个月就能出一批新舰。克林根的提醒不是危言耸听,海军2025财年预算里,第一项未资助优先事项就是砸4.03亿美元补潜艇工业基,因为弗吉尼亚级一年都挤不出两艘。美军清醒人知道,暴兵不是说砸钱就行,得有工业底子。
中国这套军民融合的路子玩得溜,商用船厂顺带军舰,资金链稳得一批。美国呢?商用造船市场份额0.1%,军舰还得排队等工人,这日子怎么过?
![]()
工业老底的层层透析
美国造船业的毛病不是新鲜事,早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下坡路。那时候联邦补贴一撤,船厂关门大吉,从23家大型厂缩到如今的几家。工人流失更狠,2000年以来,造船业丢了两万多熟练工。1980年制造业总人数1930万,到2018年剩1280万,这断代不是短期培训能补的。
师傅带徒弟的活儿,得几年磨出来,现在年轻人宁愿去码代码,也不愿进船厂焊钢板。2023到2025年,这问题雪上加霜,失业率低,生育率掉,海军和工业界联手招人,都快招不动了。报告说,美国船厂缺口大到影响国家安全,国会得插手才行。
产业链上,美国更吃亏。造一艘舰艇不是船厂单干,得上游钢材厂供板材,下游电子厂装系统。全链条得配合,中国这块儿军民融合,商用订单养活军舰线,一鱼多吃。美国呢?Jones Act这老规矩卡脖子,本土航运必须用美国造船,美国船贵又慢,商用市场萎缩,军舰成本水涨船高。
![]()
2024年,一家中国船厂的商用吨位,就顶美国二战后总和。这不是笑话,是CSIS报告里的铁证。美军想追,短期内投钱也没用,供应链瓶颈在那儿卡着。海军2025计划想修船外包给日本韩国试试,可建船法律不允许,2023年日本韩国占全球26%和14%,但整合起来也得时间。
再说工人短缺的具体影响,海军秘书2025年听证会上直言,劳动力缺口让舰艇维护 backlog 堆积如山。20年维修周期拉长,舰队战备率掉到谷底。中国船厂呢?2024年占全球53.3%,国有企业带头冲,订单源源不断。美军清醒派像克林根这样的人,强调这不是钱的事,是体系问题。
去工业化走太远,配套厂关了大半,现在想重启,得从头搭框架。报告建议国会推立法,建工会路径,吸引新人进行当,可这得几年见效。短期看,美军暴兵梦碎,动手时后劲不足,解放军靠产能碾压不是空谈。
![]()
海权天平的悄然倾斜
克林根发言后,美军内部总算有点动静。2023年底,海军启动工业基评估,2024年国会批了额外资金补工人培训。特朗普上台后签行政令,振兴造船业,可专家说这是“高山难攀”。
2025年,海军计划外包维修给盟友船厂,试水国际合作,日本韩国成了香饽饽。可长远看,中国海军的势头没停,2025年预计舰艇超400艘,美国还卡在296艘。
这倾斜不是一夜间的事,中国从2014年海军战略转向蓝水,舰队从近海防卫变全球投送。驱逐舰、护卫舰批量下水,潜艇线也加速,2023年核潜艇产量追平美国。美军呢?重点在质量,航母11艘对中国3艘,潜艇66艘对中国59艘,可数量追不上。
维修慢,2025年弗吉尼亚级延误已成常态。清醒人提醒,历史仗是打存量的,但持久战看增量。中国船厂的“双用”模式,商用赚外汇,军舰养技术,美国学不来,国会报告直指国家安全风险。
![]()
日韩澳这些伙伴,船厂产能帮补了点,可整合成联合舰队还得磨合。美军2025财年预算砸重金于无人系统和导弹,想用高精尖补数量缺,可中国也在追,VLS单元超车在即。现实是,存量吃老本的日子不长了。未来海权,增量王者通吃,解放军这张牌打得稳。
搁眼下,中美海权博弈,数字说话,解放军占上风。话说回来,这世界变幻快,谁知道明天咋样,但数据在那儿骗不了人。美军清醒派多起来,或许还能扳回一城,可现在看,差距拉大,动手拼后劲,解放军稳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