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说“日本打不过我的阜阳”的老乡,背后藏着千万打工人的尊严
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11月10日 16:55上海
![]()
在我的文章评论区里,一个阜阳老乡的留言让我怔住了,他说:“我们阜阳是唯一没被日军占领的华东地区,日本人就是打不过我的阜阳。”
这句话像一扇突然打开的窗,让我这个上海人看到了另一种骄傲的模样。
作为上海人,我们习惯用东方明珠的高度、外滩万国建筑的广度来衡量城市价值。上海的确值得骄傲——这里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税收,南京路上的奢侈品旗舰店永远人头攒动,可以说,上海的骄傲,写在陆家嘴的天际线上
这种骄傲很直接:经济基础决定城市地位。所以我会写文章讨论“为什么有人恨上海”,因为我无法老乡们理解既然来这里赚钱,为何还要抱怨为何还要谩骂。
但那个老乡的骄傲来自另一个维度。老乡在贴子里说的这段历史,我一无所知,查阅史料发现,在1938-1945年间,阜阳确实凭借黄泛区天险和军民顽强抵抗,成为华东少未被日军长期占领的地区。日军先后发动7次进攻,最接近时离城仅15公里,却始终无法建立稳固统治。这不是运气,是阜阳人用血肉在黄河故道上筑起的屏障。
阜阳人的骄傲不是GDP数字,而是“你们不曾征服我们”的历史底气。可以说,阜阳的骄傲,刻在黄泛区的黄土里。
两种骄傲背后,是相同的尊严渴望。我突然明白了。在上海的很多地方,很多阜阳人说着自己的家乡话,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作为阜阳人的尊严认可。离家乡越远,越需要抓住能证明自己来源的符号。
那个老乡说“日本打不过阜阳”时,不是在比较城市实力,而是在说:我们或许贫穷,但从不软弱。
下次在便利店听到阜阳口音,我大概会多一分敬意。因为他们人在上海,心里装着另一个光荣的故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