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啥新能源车格外容易让人晕车?

0
分享至


来源 | 三联电子厂Pro(ID:cyberlife2024)

在城市里打车,有时候不是在赶路,是在闯一个副本。

越来越多人发现,坐新能源车的快车,容易晕。尤其是那种“加一下、刹一下、再加一下”的通勤路段,红绿灯像是专门为折磨人设计的节奏点。你坐在后排,本来想趁这十几分钟刷会手机,结果五分钟后鼻子发酸、胃里翻浪,手机界面开始像梦里一样漂移。


图源:@Amy

有人形容那感觉:脑袋在做点头机,身体像摆在烧烤架上被翻面。车窗外城市一片文明,车窗内灵魂已经开始躺平。以前晕车是山路十八弯,现在晕车是在CBD等红灯。

社交平台上出现了“新能源晕车互助区”,里面的人互相分享经验。有人说自己以前在大巴上都能吃泡面,现在坐电车打个快车就想下车换人生。也有人试图冷静分析,说自己不是矫情,是三半规管不太争气,还有人直接把司机当成对手,在心里暗暗祈求大哥,稳点,别带节奏。


即使是老司机,也开始扛不住,有些人开了十几年油车,换到电车后,突然对自己产生怀疑。原来方向盘握得再稳,也救不了那种突然被推一把的加速。更不用说下班高峰去接小孩,小孩上车第一句话不是问吃什么,而是说想吐。

大家都有点懵: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怎么以前不晕,现在晕得这么突然?



图源:@缈缈

于是这个问题被认真地提了出来:不是路变难走了,而是车和人的节奏不在一条线上。为什么新能源车,让人越来越晕?


城市的移动方式变快了,可人的身体还停在原地,日常通勤最能说明问题。

“早高峰坐在后排,车在一停一走之间反复,你的脖子开始机械地前倾、后仰,像被无形的线牵着点头。想低头看一眼信息,画面会开始轻微漂浮,接着是胃里往上顶,最后只能盯着前方,努力维持体面。”

不少人说那种感觉不是一下子就来,而是慢慢叠加的:先是轻晕,再是不安,然后开始想下车呼吸。

“还有新能源车里一种奇怪的味道,一闻到就想吐。”


看似轻松的约会或商务出行,也挡不住车里的灵魂震荡。

有人化好妆上车,想着把状态维持到目的地,结果十几分钟之后脸色发白,下车前需要在原地缓三秒。那不是气场变弱,而是身体被连续的加减速震散了,像脑子被轻轻摇开了一些缝。你走下车,笑容依然在,但精神还留在后排。

家长接娃尤其明显,小孩一上车情绪很正常,背着书包聊着学校的体育课。车开到第三个红绿灯,小孩安静下来。再到第五个路口,人已经软进座椅。下车了,第一句话不是亲情表达,而是:“我不舒服。”

家长也不太舒服,但会先压住自己的反应,先照顾孩子,再一起微微眩晕。


图源:@豆豆妹子



图源:@锦葵kiki

还有更隐蔽的情况,加班到深夜,叫车回家。车内安静、暖气柔和,外面灯光闪,你身体以为这是休息的开始,结果司机一个轻点电机加速,你整个人像被从半睡里瞬间拎起来。那种被打断的感觉,会让人比白天更难受。

这些并不是个例,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几乎把新能源车的后排变成了集体吐槽区。

一条条留言就像在描述同一段经历:城市道路红绿灯密集,司机需要频繁调整速度;密闭车厢里没有发动机振感,人很难判断速度变化;起步带来的推背感直接把注意力撕开;再碰上心情亢奋的司机,后排乘客就会开始内心呼喊:慢点,真的慢点。


图源:@游标卡尺-瑞

有些人开始形成条件反射,甚至不需要坐进去,只要看到叫车页面里出现某款车型,胃就开始紧了。晕车变成了心理预判,身体记住了那种节奏,小小的一次乘车,就足够触发。

而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城市人的身体本来就紧绷,我们整天久坐,精神靠咖啡撑,晚上也不见得睡得好。身体没有余量,任何一点额外刺激都可能让平衡系统出问题。

“感觉晕车不是突然来的,它是累积的结果。”

新能源车出现得很快,它的加速方式、动力输出、车厢氛围都和过去不一样。人没有时间慢慢适应,车已经完成了升级,车在向未来奔跑,身体还停留在上一代体验里。


图源:@健康养生小圈圈

这不是谁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习惯一下就好”。这是两种节奏的错位:城市越来越快,身体却还是那个需要缓冲、需要提示、需要渐变的人体系统。

晕车,就是这个错位最直接的体现。


为什么同样是坐车,新能源车更容易让人晕?这个问题要从“身体怎么判断自己在动”说起。

人类的平衡感,是靠“看见的画面”“身体的受力”“耳朵里前庭系统的反馈”三件事一起协作完成的。几十年来,我们习惯的是燃油车的运动节奏:加速前有声音预备,刹车时身体有一点缓冲,车内能听见发动机持续运转,身体已经默认了这一套秩序。

可新能源车换了逻辑。

它上电即走,动力传输不需要机械传动,油门是电子信号,脚轻轻一点,车立刻响应,不是缓慢抬起来,而是非常直接。司机脚背抖一下,车就感觉到一次指令。以前踩油车,脚下感觉是机械拉拽,有一个延迟,人跟得上这个节奏;现在电车的响应太快,身体的反射跟不上变化。



图源:@油炸雪糕

再加上单踏板模式,车企宣传它方便、省电、智能:踩下去走,松开就减速,有点像把油门和刹车合并成了一个按钮。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完全取决于司机的脚部微调,情绪激动时,就会产生“点头式驾驶”。

焦虑的司机,意味着又多了一次加速;心事重的司机,意味着又多了一次突然减速。

很多网约车司机为了省电,会把动能回收开到最大。对坐在后排的人来说,这就像坐上了一个小型循环机:车刚往前走一点 → 司机松脚 → 车马上减速 → 再踩一下 → 车又冲一下。

不是波浪,是连续的细碎起伏,你的身体表面看起来是坐着不动的,但内脏和耳朵正在努力对齐信息,试图搞清楚 “我们到底是加速了还是在减速”。

如果三次对不上,就开始晕。脱口秀演员晓卉也说过自己不买新能源车的理由,“就是晕车。”


而油车不容易晕,不是因为油车多么温柔,而是它会发出声音。发动机发力前的“轰”一声,会让身体有一个准备动作:肌肉轻轻收紧,呼吸节奏也会调整,前庭系统提前做好“我们要动了”的心理准备。

电车安静很多,车内的静音效果被当成一种高级感,但没有声音提示意味着加速是突然的。身体来不及反应,动作已经发生,于是晕意开始出现。

城市里的路况,让这个情况更明显。上下班的路不是平稳直线,而是密集的停车、等待、再慢慢挪动。燃油车在这种场景下会滑行几米,动作柔和;电车在这种场景下则会不停做细微而快速的切换。对司机来说,脚下几个毫米的差别;对乘客来说,是脑袋、眼睛、胃和前庭系统被频繁拉扯。

有人甚至排出了一个晕车等级,“打新能源车要钱,在堵车中的新能源车要命!”


图源:@岩峻On The Way

坐在后排的人,其实都是被节奏支配的人。司机知道自己要踩油门,也知道自己要松,身体提前有预判;乘客完全不知道,整个人像在跟一个看不见的节拍比耐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以前不晕车,现在坐新能源车就晕。不是身体突然变差了,而是车的行为方式换了一套,车的加减速逻辑升级到了一个更快的层级,肉体显然还不太适应。

可以说,新能源车已经进入“电信号和扭矩实时控制”的时代,而我们的前庭系统还遵循着“听见声音再准备动作”的老规矩。

两者之间,只差了几百毫秒,但这几百毫秒,就是让人想下车深呼吸的全部原因。


图源:@豆芽便宜卖


车企们真知道有一群人在坐电车时“晕得像翻了脸”吗?

知道。

只是改动起来,优先级没你以为的那么高。

首先,电机扭矩瞬间释放,油车是线性上升,像有人慢慢推你,便宜电车往往是突然后推,高端电车调得好些,但也无法完全变成油车那套。

还有动能回收机制,松油门≠滑行,而是强制回收=减速。车在“走一点→刹一点→再走一点→再刹一点”的节奏。坐后排的你,此时眼睛告诉你车往前,内耳前庭却在对路况抱有疑虑,长期下来,就晕。

不少车企面临选择题:省电/高效 vs 乘客感觉流畅舒适。


从工程视角,效率、续航、宣传亮点“加速”“静音”“回收”都容易卖点;而“防晕车”是隐蔽的、难量化的,于是省电往往被更优先处理。

结果就是车市场上越来越多电车,表面上“更快”“更静”“节能”,但你坐在后排,脑袋可能在打转。

就像人类第一次坐观光电梯、第一次看 3D 电影、第一次坐过山车,身体以为“要不行了”,其实只是“适应中”。

有人建议新能源车企,“应该多懂一些乘客视角,而不仅仅是驾驶员视角。”高速节奏拉开了身体和机器的缺口,也让驾驶位、副驾驶和后排之间产生了割裂,因为每个位置的体验都截然不同,“车企该做的,不只是快起来,而是稳下来。”

大量的网友反映,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会让人晕车,“基于简单的判断逻辑,越贵的车,越不会晕。”

“合着现在不是人挑车,是车挑人了。”


网友“经十路上的积极分子”曾发过一个征集贴,希望大家可以推荐不晕车的电车,经十路是山东济南的一条漫长的东西向公路,它最夸张的一点就是,双向24车道,全长超过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非常大,能在经十路上顺畅地上下班,每辆新能源车的车主都有着自己的技巧。

网友纷纷根据自己真实经验,推荐车型,有人说传统三马车BBA(奔驰、奥迪、宝马)都可以,有人说极氪7X、特斯拉、小米、蔚来、阿维塔不会晕,也有人说问界车调对了就可以。


更多人建议,买车前一定要试驾,这个环节绝对不能省,而且要多次试驾,适应不同时段的不同路段,比如上下班高峰,点头走路的时候,这和顺畅开跑的感觉绝对不同。

“尽量选择那些电门质感和油门质感一样的电车。”


也有人看得开,“要说不晕车,那还得是老头乐。”


当人类还在适应电车时代的速度时,晕车的人已经开始自学自救了。

车企当然也在想办法“治晕”。有的开始弱化动能回收,让车刹得更像油车;有的在车内播放模拟引擎声,给身体一个心理暗示“我们要动了”;还有的往高级悬架里加可控振动,让车身微微“抖”一下。

说白了,就是在想尽办法假装自己还是油车。

科技走了一大圈,回到了情绪工程学:不是让机器更先进,而是让人更舒服。

这一点,市场已经闻到了味道。“防晕座舱”“人体友好模式”“柔性动能回收曲线”这种词,马上会成为新卖点。


图源:@IM智己|丛林小仙女


图源:@PaiPai

甚至“晕车经济”已经开始发芽:防晕香薰、防晕驾驶算法、车内空气循环辅助装置等等,电动车带火了一整条周边产业链。


图源:@今天不想加油了

而晕车的人,正在自己拯救自己。

有人干脆又买回油车,有人开始研究坐姿和呼吸节奏,仿佛要在后排打坐入定,还有人自创了一套出门前仪式感:比如上车前嚼一颗生姜糖,上车后死盯车窗外地平线,仿佛在观看自己的人生方向。

“除此之外,你的手机坚决别看,再备上点晕车药,祝你一路顺风。”


这一切看上去滑稽,但某种意义上,它带着一种温柔的人类努力。

人和电车的关系,现在很像一段刚开始磨合的亲密关系,它确实更快、更聪明、更节能,但你需要重新学习如何跟它相处。

当你在车里憋着不想吐、死盯车窗、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正常”的那一刻,你不是晕车,你是在适应时代。

而时代,也正在努力回来接你。

“当司机可能就不晕了,我的朋友。”

END 结束

今日厂内车间值班表⬇️

监工丨Benjamin

螺丝工丨森赛

视觉流水线丨玉米

图片来源丨互联网

来源 | 三联电子厂Pro(ID:cyberlife2024)

未经授权,禁止二次转载,如有需要联系原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在乎53万美元奖金?爱德华兹:我到现在都没搞懂NBA杯的规则

不在乎53万美元奖金?爱德华兹:我到现在都没搞懂NBA杯的规则

懂球帝
2025-11-10 13:52:05
1.07亿美元成本,《杀戮之地》北美夺冠,铁血战士把大表姐打懵了

1.07亿美元成本,《杀戮之地》北美夺冠,铁血战士把大表姐打懵了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11-10 16:26:05
特朗普提出每人派发2000美元关税“分红”,美财长却说不直接发钱

特朗普提出每人派发2000美元关税“分红”,美财长却说不直接发钱

凤凰网财经
2025-11-10 13:14:21
两省常务副省长调整

两省常务副省长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0 20:49:02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河南被扣押丨封面深镜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河南被扣押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11-11 00:21:26
深圳这个小区从1186万跌到393万:不是房价崩了,是“泡沫”炸了

深圳这个小区从1186万跌到393万:不是房价崩了,是“泡沫”炸了

靓仔情感
2025-11-09 08:03:47
杨瀚森已达122公斤,全联盟排名第九,增重明显是有意而为之!

杨瀚森已达122公斤,全联盟排名第九,增重明显是有意而为之!

田先生篮球
2025-11-10 15:04:53
丁盛逝世,上级规定不准称他老红军,老部下追悼时看到四个字大恸

丁盛逝世,上级规定不准称他老红军,老部下追悼时看到四个字大恸

夏目历史君
2025-11-10 20:45:55
全运男篮:辽宁大胜山东进四强 赵继伟11助攻原帅28分单节19分

全运男篮:辽宁大胜山东进四强 赵继伟11助攻原帅28分单节19分

醉卧浮生
2025-11-10 21:03:01
12岁的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身高1米75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12岁的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身高1米75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温读史
2025-11-09 09:25:54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20:05:54
我在泰国租了个妻子看似各取所需,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真相

我在泰国租了个妻子看似各取所需,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真相

小鱼滑
2024-04-24 00:04:25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荒野求生因“吃南瓜”退赛?广西兄弟真实实力曝光:节目组怕了?

荒野求生因“吃南瓜”退赛?广西兄弟真实实力曝光:节目组怕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1 08:05:49
中国这次真的怒了:三个月内不偿还358亿违约金,就没收18艘军舰

中国这次真的怒了:三个月内不偿还358亿违约金,就没收18艘军舰

花花娱界
2025-11-10 22:04:28
小鹏天塌了,机器人“胸部造型”冲上热搜!

小鹏天塌了,机器人“胸部造型”冲上热搜!

互联网品牌官
2025-11-10 18:16:35
全运会乒乓球11月11日赛程:陈梦回归、王曼昱登场!首冠即将诞生

全运会乒乓球11月11日赛程:陈梦回归、王曼昱登场!首冠即将诞生

全言作品
2025-11-11 01:04:07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嘴炮体坛
2025-11-10 18:27:22
境外投资收益也要补税了?媒体报道后,网友不买账,亏了谁来补?

境外投资收益也要补税了?媒体报道后,网友不买账,亏了谁来补?

眼光很亮
2025-11-10 12:44:01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我爱英超
2025-11-10 21:20:54
2025-11-11 09:55:00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incentive-icons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机智呆逼两基友爆笑喷饭两冤家
5084文章数 2377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头条要闻

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白宫会晤 特朗普晒合影表态

头条要闻

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白宫会晤 特朗普晒合影表态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房产
时尚

艺术要闻

主席这句话竟遭疯狂吐槽,网友们怒怼不止!

教育要闻

严禁强制教师打卡,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