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财评社)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
2025年第三季度,国泰海通正式发布其自合并以来的首份完整年度三季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面展现了“国泰+海通”这一行业重磅整合案的初步成果。在资本市场整体回暖、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公司凭借卓越的整合效率与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了经营业绩的跨越式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8.92亿元,同比增长10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1.8%。这一系列数据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标志着公司已成功将合并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其作为行业龙头的地位得到空前巩固。
从业绩的构成来看,国泰海通的增长呈现出全面性与结构性并重的特点。若剔除一季度因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约80亿元负商誉这一非经常性损益,以及三季度为此计提的27亿元相关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同样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63.04亿元,同比增长80.46%,展现出强大的主业内生增长动力。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0.6%;而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高达90.25亿元,同比增长101.52%,环比增长126.38%,创下历史单季新高,充分证明了其核心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并非昙花一现,而是进入了新的增长轨道。
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样显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8.1%,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从资产端看,公司规模效应显著,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008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6%;归母净资产达3241.4亿元,同比增长94.7%。经营杠杆(剔除客户资金)为4.49倍,虽较年初有所提升,但仍处于稳健水平,为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空间。
国泰海通的卓越表现,源于其经纪、投资、信用、投行、资管等各项主营业务的全面开花与协同发展。在轻资本业务方面,公司凭借深厚的客户基础和品牌优势,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跃升。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108.14亿元,同比激增142.8%。这一增长既受益于市场环境的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同比增长108.6%至1.87万亿元,更得益于吸收合并带来的客户资源与交易规模的跨越式整合。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内股基交易市场份额已提升至8.31%,客户保证金规模达48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9%。Q3单季度经纪业务收入达50.81亿元,同比增长269%,环比增长65%,在上市券商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财富管理的平台效应初步显现。
投行业务方面,强强联合的协同效应尤为突出。前三季度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26.29亿元,同比增长46.2%。在股权融资领域,公司完成承销项目融资规模达1389.7亿元,同比增长1131.7%,行业排名第二;其中IPO项目12单,募资100亿元,排名行业第四;再融资项目25家,承销规模1281亿元。债券承销方面,总规模达1.1998万亿元,排名行业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在手项目储备极为丰富,A股IPO储备项目达14至19单,位居行业首位,为未来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资管业务同样表现不俗,前三季度实现净收入42.73亿元,同比增长49.3%。公司通过控股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并参股富国基金,构建了业内领先的“一参两控”公募基金布局。截至三季度末,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的非货公募基金规模(AUM)分别达到5021亿元、2021亿元和9198亿元,同比增速均超30%,在商品ETF、债券基金、主动权益等细分领域各具优势,大资管平台的综合实力日益凸显。
在重资本业务方面,公司凭借合并后显著增强的资本实力,实现了投资与信用业务的双轮驱动,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资金类业务收入合计达261.4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接近60%。其中,利息净收入为52.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2.3%。这一高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经纪业务客户规模扩大带来的客户资金存款利息和两融利息收入的增长,公司融出资金规模达2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24%,两融市占率稳定在10%左右;二是原海通恒信的融资租赁业务并表,为利息收入贡献了重要增量。自营投资业务的表现更是堪称亮眼,前三季度实现投资净收入(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203.7亿至209.36亿元,同比增长90%-91%。Q3单季度投资收入高达110.17亿至115.01亿元,环比增长超过100%,年化投资收益率提升至4.5%至5.16%,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表明公司不仅有效把握住了权益市场的交易性机会,也展现了在固收、衍生品等领域的专业投资能力。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已达7421亿至8822亿元,较年初增长69.5%至95%,投资杠杆和用资效率持续提升,为未来业绩的持续释放提供了强大的资产基础。
肯定国泰海通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需客观审视其经营中尚存的挑战与需要持续关注的领域。首先,信用风险的管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23.3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计提约11.40亿元。虽然部分减值与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后新增的租赁业务有关,但这提醒市场,随着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并表了海通恒信等非传统券商业务,公司的整体风险敞口也在加大。未来能否有效消化整合带来的潜在风险,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将是考验公司风控能力的关键。其次,尽管公司整体费用率有所下降,但管理费用总额同比大幅增长95.3%至203.74亿元,反映出合并初期在人员、系统、品牌等方面的整合成本依然高昂。如何在后续阶段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实现更高效的运营管理,是提升长期盈利能力的重要课题。再次,部分业务的环比波动也值得关注。例如,第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20.21亿元,虽然同比大幅增长286%,但环比却下降了19%;投资收入在Q3创下新高后,其持续性也需观察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泰海通2025年三季报无疑是一份极具分量的“成绩单”。公司通过成功的战略整合,实现了资产规模、收入利润、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全方位跃升。经纪、投行、资管等轻资本业务凭借规模效应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而投资、信用等重资本业务则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贡献了核心利润,形成了“轻重并举、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国泰海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核心力量的龙头地位,已愈发稳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