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帖子,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一位老师发帖说:自己在一个连3朵桂花都容不下的地方工作。
学校评选“流动红旗”,有个班级因为楼梯口掉落了3朵桂花,被扣分了。
因为在学校检查人员的眼中:这3朵桂花,是无用的垃圾。
不要说这位老师感到荒谬了,咱们旁观者也有一种魔幻又荒诞的感觉。
培养花朵的地方,却不允许花存在。
![]()
离谱、荒诞又真实
这种离谱、荒诞又真实要求,不要说现在的孩子们,咱们上学的时候也是经历过的:
上学的时候查寝,因为床上有被子,桌子上有东西,垃圾桶里有垃圾而被扣分。
晾衣绳上不能有衣服、床上不能有被子有人、衣服不能挂在阳台、垃圾桶里面不能有垃圾……
其实也不是真的要求干净,只是服从式教育。
记得我上学那会儿,学校要求,秋天和冬天要把庭院里所有的落叶都扫干净,否则扣分……
且不说落叶美不美,风一直在吹,叶子一直在掉……
这是一个根本完不成的任务。
想起来我高中的班主任,当年对扣分流动红旗毫不在乎,还戏谑说:扣分条攒着可以传给下一代。
我当时只是觉得他是个很叛逆的老师,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东西真是毫无意义。
上高中的时候,教学楼中院里有好多棵银杏,秋天到来,就铺一地金黄。
与学校其他区域的干净整洁相比,那些光秃秃的水泥地反而才有秋天锐利的杀气。
直到一节语文课上,我们的的语文老师说,是她曾经极力向校领导要求,不要打扫秋天的落叶,就让落叶纷飞的季节真实地发生。
由此,才给了我们秋天浪漫的体验。
曾看到一位老师的吐槽:我们学校进校门有一条线,学生必须走直线,拐弯的时候必须拐直角,从楼上望下去,流水的机器人……
真的太离谱了!
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孩子驯化成“提线木偶”
甚至还有的学校,要求所有女生都必须统一发型:剪成齐肩短发。
这难道是把学生当成了不需要思想的“提线木偶”吗?
![]()
我闺女的学校,有一次检查头发,班里有一个男孩因为发型丑扣分了,是因为来不及去外面,男孩妈妈害怕扣分,前一天晚上在家给男孩剪的。
班里同学对这个事情非常气愤,班主任也去找了相关领导。
闺女的班主任也说:其实扣分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学校在打击同学,只看结果,机械麻木如机器去管理学生。
深以为然。
我也不觉得发型统一化,会让孩子不在意美丑,把重心都放在学习上。
头发这么丑,孩子肯定更伤心更难过,没心思学习成天研究这头发,所有注意力都移到这个头发上了。
我也观察到了,有些初中生,虽然也是短发校服,但其实暗藏细节。
裤脚卷多高,衣领印点花纹,校服如何穿出偶像感,都是他们讨论的话题。
这样费尽心力的暗藏个性,还不如让他们自由成长。
或许,有时候结果往往不是目的,过程中的绝对服从才是。
就像教室里的孩子,不允许有个性,都整齐划一是最好管理了。
很讨厌一些没必要的规矩,感觉只是为了证明听话。
中式教育,最擅长的就是形式主义和无意义的统一化管理,把活生生的人规训成听话的“机器人”。
通过这种毫无意义细枝末节的破规矩,教小孩子从小就学会顺从,就是一场巨大的服从性测试。
就是这样从小到大的规训,让我们提前被抹去了灵气,成为一个个工作机器和学习机器。
![]()
写在最后
其实很多学校都是服从性教育,孩子们没有自由想象和感受的空间。
当清一色的规整队伍走教室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们的神情基本都差不多。
没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那些一切与学习相关的事物,都被沦为“禁忌”,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流水线般。
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就像是被植入服从安排的机器人。
一边抹杀孩子的天性,一边又要求各行各业搞创新。
所以服从性测试,不是在职场开始的,学生时代就已经是源头了。
教育是什么?是“成就人”,而不是“规训”人。
我们不需要一群整齐的“提线木偶”,而是需要一群有思想、有个性,有创造力的未来创造者。
要知道,参差百态才是生命活力的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