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旭辉集团也开始掀起组织变革风暴。
据媒体地产一品塘报道,旭辉启动了新一轮组织架构与人员调整。
旭辉集团撤销东南、华南等区域集团及多个城市公司,组建覆盖六省的华东区域事业部与五省的华南区域事业部;
与此同时,也同步推进旭辉建管的精细化改革,撤销建管苏皖区域、建管东南区域、建管上海区域等区域,并分别组建成立建管苏南公司、建管上海公司、建管浙江公司、建管安徽公司、建管苏北公司、建管广东公司。
这家闽系房企调整背后,旭辉正通过战略调整,为三年后“重新站起来”铺路。
1
高管迭代,管培生挑起大梁
在合并之后,旭辉集团的区域业务版图还剩下:北京、华西、山东、华东、华南。
其中,新的华东区域事业部负责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和江西;新的华南区域事业部负责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和海南。
与此同时,核心高管也进行了调整。
此次高管调整最鲜明的标签,是旭辉对内部培养人才的绝对信任。
王淼,1987年出生,浙江大学本硕,旭辉2013年首届旭日生,2020年初被任命为东南区域福建公司总经理,2024年5月调任华中区域总,现为北京区域总。
![]()
徐良,1987年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旭辉2013年首届校招生,曾经担任过旭辉东南区宁波公司总经理,现为华东区域事业部总经理。
![]()
这种“内部造血”的人才战略,在行业动荡期显现出独特价值,不仅降低了磨合成本,更通过共同的企业文化认同,保障了战略执行的连贯性。
与此同时,旭辉建管在调整后,正式确立了二级管控体系。
而新成立的六家建管二级公司,一把手几乎清一色为实战派猛将:
苏南公司沙欢:旭辉老将之一,深耕苏南市场多年,曾任旭辉集团苏皖区域总、苏南公司营销总监、苏南公司城市总。
浙江公司贲宇:华润旧将,曾任华润置地项目总,入职旭辉后曾任旭辉集团西南区域总、旭辉集团东南区域总。
上海公司张杰伟:万科系出身,拥有采购背景,曾任上海区域集团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
广东公司李业宏:设计出身的万科系高管,少数的从专业条线走向区域统筹的案例。
安徽公司唐松:旭辉老将之一,曾任旭辉江苏区域的城市总、上海区域南昌城市总。
苏北公司王正:旭辉老将之一,曾任旭辉集团天津公司营销总、旭辉集团营销副总、旭辉代建集团营销负责人等。
总而言之,旭辉这场组织架构大动作,是应对行业变局、降低经营风险、切换发展模式的必走关键棋。
但如何平衡组织效率与团队稳定,是旭辉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难题。
2
债务破局,刀刃上的突围战
2025年的旭辉,业绩数据难言乐观,上半年营业收入122.81 亿元,同比下降39.22%;归母净利润亏损63.58亿元,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但客观来看,在民营房企销售普遍腰斩的背景下,旭辉的业绩下滑更多是行业共性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能力未失”——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8.5万套,交付规模在暴雷房企中稳居前列,而今年前10月,旭辉交付超1.9万套新房。
今年,旭辉也陆续交付了太原旭辉·江山云悦、北京国祥源境、天津旭辉·滨海江来、东莞恒基·旭辉江山等项目。
![]()
![]()
今年上半年,旭辉投资物业租金收入7.86亿元、物业管理收入33.75亿元,持续保持增长,未偿还债务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4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继续取得正数。
目前,旭辉在境内外债务重组上也取得突破。
9月15日,旭辉百亿规模境内公司债重组方案获通过,提供现金回购、以资抵债、股票经济收益权等多类选项,7笔境内债券合计本金约100.61亿元。
10月16日,旭辉控股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及相关公司行动。
根据公告,旭辉将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对现有总额约8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进行重组。
10月31日,旭辉特别股东大会以投票方式获正式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股东贷款转股等议案。
![]()
按照旭辉CFO杨欣的规划,境内外重组完成后,旭辉整体信用债规模将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以内,为转型轻资产扫清障碍。
3
转型攻坚,二次创业谋长远
在8月15日的25周年内部信中,林中明确了旭辉“二次创业”的三大核心赛道。
其一,打造稳定的收租业务,这将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其二,高度聚焦自营开发业务,收缩战线,深耕少数核心城市,集中资源打造高品质的标杆项目,提升企业在核心市场的竞争力;
其三,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积极学习美式开发商的先进经验,尤其对标铁狮门、黑石等行业巨头,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
此次架构调整正是对这一战略的落地,重资产业务收缩,聚焦高能级城市。
轻资产业务独立成军,建管业务拆分设立省级公司,成为利润增长极。
成立近五年的旭辉建管,已布局全国超80个城市,累计240余个在管项目、3600万平方米管理面积;今年上半年回款增长近60%,销售额激增160%,利润率同步提升。
2025年表现尤为亮眼,前9个月新签约代建面积1301万㎡,跻身行业第二,仅次于绿城管理。光是第三季度就拿下17个新项目,覆盖河北、天津、江苏等地。
![]()
在多数民营房企躺平或挣扎的当下,旭辉用“不躺平、不放弃”的姿态,树立了行业转型的范本。
但转型之路注定漫长,正如林中所言,“距离旭辉真正站起来,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
三年后的旭辉,能否真正实现“二次创业”的逆袭,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