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专场)。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介绍,湖南对非贸易额由2020年的288.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48亿元,年均增长17%,超亿元企业数量翻番达到63家,5家企业进入全国对非贸易百强。
![]()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专场)。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示范高地,是湖南省开放发展的重要板块。近五年,湖南省对非实际投资近1亿美元,在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阿尔及利亚等16个非洲国家启动40多个产业项目,涵盖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矿产品加工、跨境电商、交通物流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产贸联动、投贸联动、物贸联动示范项目。企业跨国经营能力显著提升。
对非经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非合作十大伙伴行动》在湖南走深走实。全国首创“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在海关总署大力支持下,推动几内亚比绍腰果、马达加斯加羊肉等产品获得输华准入。率先探索对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推广“海外仓+FTN账户+本币结算”交易模式。在12个非洲国家布局17个公共海外仓。启动在非物流平台建设,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设立检验检测、标准合作、国际仲裁等服务平台,合作正向宽领域、深层次推进。
地方对非合作新窗口作用凸显。中非经贸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首次在长沙举行。博览会机制模式持续创新,品牌影响有力提升,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每届均实现53个建交非洲国家参会全覆盖,累计吸引境内外各方近7万人参会参展,举办经贸活动百余场,展览面积超30万平米,观展人次近60万,签约项目512个、金额647.1亿美元。经过六年发展,博览会已成为中非间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
沈裕谋表示,下一步,湖南将继续发挥好“先行区”“博览会”两大国家级平台作用,努力打造对非经贸合作战略支点。在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深化产能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进一步提升能级。实施中非经贸博览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博览会从“展会流量”向“经贸增量”转化,从“短期活动”向“长效机制”转化,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化,从“区域性平台”向“全球性枢纽”转化。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