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降价秀”翻车!晕倒男子传药企高管,全网全在骂减肥药企
11月7日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本是特朗普政府的“高光时刻”!
他宣布与礼来、诺和诺德达成协议,要大幅降低热门减肥药价格,专门解决美国民众“吃药贵”的难题。
可就在礼来CEO大卫·里克斯发言时,身后一名男子突然摇晃倒地,现场摄像机瞬间转向骚动中心。
信号短暂中断后,全网讨论已经跑偏,从“药价降多少”变成了“谁晕倒了”、“为什么晕”、“白宫行不行”。
这场意外像面镜子,把政策宣传背后的真实问题照得一清二楚。
![]()
意外发生后,礼来CEO那句“戈登,你没事吧”成了导火索。
网友立马锁定“戈登”是诺和诺德全球品牌总监,调侃“卖减肥药的自己晕倒,太讽刺”,相关猜测半小时内冲上X平台热搜。
可诺和诺德很快打脸:当天参会的只有CEO和美国区副总裁,压根没有叫戈登的人。
为啥谣言跑得比澄清快?首先是“戏剧性巧合”太抓眼球。
![]()
减肥药发布会+疑似药企人员晕倒,天然自带话题冲突。
其次是信息差在短时间内被放大,现场视频只捕捉到“戈登”这个名字,网友顺着“药企参会”的背景自行补全了剧情。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对“讽刺感”的敏感,本质是对减肥药行业的复杂情绪。
要知道,诺和诺德、礼来的GLP-1类减肥药在美国单月花费近千美元,2023年还集体涨价。
一边是药企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糖尿病患者抢不到药,普通人更是直呼“用不起”。
这种背景下,“药企高管晕倒”的谣言才会被快速传播——它暗合了大众对行业的不满。
可谣言能盖过政策新闻,恰恰说明民众更关心的不是“降价承诺”,而是“行业乱象啥时改”。
特朗普重启发布会时特意强调“回到正题,让美国人用得起减肥药”,可网友压根不买账。
![]()
礼来的Mounjaro去年涨了4.5%,单月花费到了近1070美元;诺和诺德的Ozempic涨了3.5%,每月要花近970美元。
就算真能“大幅降价”,普通人的负担还是不轻——有糖尿病患者说,就算有医保,每年自付费用还得3000多美元,根本扛不住。
更讽刺的是,这些药原本是给糖尿病患者用的,现在被减肥人群抢得断货,真正需要的人反而买不到。
而且降价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
就算价格降了,网上的乱象咋办?
国内就有记者调查发现,诺和盈这类减肥药明明是特殊管理药品,禁止网售,可不少商家不用处方就能卖,单价从800多到3000多不等,还敢快递邮寄。
美国也一样,假药、山寨药充斥灰色市场,里面可能根本没有有效成分,甚至有有害物质。
世卫组织早就说了,减肥药不是解决肥胖的“万能药”,首推的还是生活方式调整,而且非适用人群用了可能引发胰腺炎、消化系统阻塞等副作用。
![]()
可为啥大家还抢着买?因为在“以瘦为美”的社会氛围里,药企把减肥药包装成了“捷径”,再靠高价收割利润。
特朗普的“降价协议”,更像个“治标不治本”的姿态。
要让普通人真正用得起、用得安全,得先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药企别再随便涨价,把价格降到合理区间;二是打击灰色市场,别让假药比真药还好买;三是明确用药边界,别让糖尿病患者跟减肥人群抢药。
不然再热闹的“降价秀”,也抵不过“买不到、用不起、不安全”的真痛点。
一场晕倒意外,把政策承诺的水分都抖了出来。
减肥药只是个缩影,从药价到急救,从信息透明到行业规范,每个问题都连着普通人的日子。
或许就像网友说的:“与其办发布会喊口号,不如先把药价真降下来,把急救设备装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