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福特号航母为什么不能弹射F35C?是不适配?还是数据本来就有假?
![]()
特朗普访问日本,顺便视察了驻日美军的海军基地。在这里他人设不改,又发表了一个暴论,称要把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给去掉,换成蒸汽弹射。
为什么福特号的电弹系统弹射不了F35C呢?美国官方给出的解释是,F35C是后来才出的,而福特号的建造时间要比它早。
回顾一下福特号的建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个理由的确可以,只是有点牵强。
福特号的第一块钢板是在2005年时切割的,一直到2009年才铺设龙骨,这个效率可以说是很美国了。在铺设龙骨后,他们才开始建主体结构。
![]()
这时的确没有F35C,但是可以确定的是,F35C的论证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
因为就在福特号铺设龙骨后的一年,F35C原型机首飞。按照美国速度,一年之内论证、研发、首飞全部完成是不可能办到的。而F35C是为美国海军研发的,高层肯定知道这个飞机的空重、载弹量、载油量外加发动机推力这些数据。这时福特号还在建造,要是改电磁弹射系统绝对来得及,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2017年福特号服役,2019年F35C完成在其它航母上的上舰测试,此时美国高层已经清楚,福特号它是真的弹射不了F35C。
![]()
这说明什么?有两种可能,第一,福特号的电磁弹射技术是赶鸭子上架的产物,相关工程团队可能选择了隐瞒,而史密斯专员又一窍不通,外行指导内行。
从网上可以看到,美国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经过了几千次弹射实验,获得了很多数据。大家不要误会,不是弹射飞机,而是弹射配重小车。经过这么多测试之后,美海军得出结论:这个电磁弹射系统问题很大。原本设计最大可以弹射45吨,现在只能弹射26吨。哪怕是满油满弹的“超级大黄蜂”,它也弹射不了。
![]()
减少弹药和油料的大黄蜂倒是可以弹射,可在福特号上弹射的频次也不敢过高,因为它的电磁弹射系统故障率太高了。远达不到当初设计的指标。
其实“雷”一开始就埋下了,福特号电磁弹射用的是交流电,这个系统可靠性比不了中压直流。另外,它的储能方式用的是惯性飞轮,技术也十分复杂,这些问题综合下来导致电磁弹射有一大堆问题。
![]()
设计福特号电弹系统的团队不明白情况这是说不通的,应该是为了赶进度,在不可靠的情况下直接上舰,同时与相关友商的合作沟通没有做好。
另一种可能是F35C数据造假。
官方数据上,F35C空重15.7吨,内置油箱8吨多,满油差不多24吨多。一枚AIM-120C大概是160公斤重,带4枚就是640公斤,算到一起差不多就是25吨级别。
现在美军弹射的,非满油满弹状态的F18就是这个吨位,它可以正常飞起来。现在,如果让F35C放掉1吨油,带4枚空对空导弹,理论上来讲,福特号是可以把它弹起来的,但是现实就是不行。
![]()
战斗机在弹射起飞时,最好是把加力打开,网上可以查到的F135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是19.5吨,这与F18两台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相当。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F135这款发动机的推力可能要小于它公布的数据。如果发动机没问题,那F35C空重数据注水就太严重了,可能有20吨以上,这次又造假了。
为啥要说“又”呢?F22有过先例,升力系数造假、发动机重量造假、推重比造假,整机空重实际比早年宣传的多5吨,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
福特号还能不能改回蒸汽弹射?
其实核动力航母用蒸汽弹射还是挺好的,水随便烧,有的是电,唯一缺点是弹射的力度不好调控,效率没有电磁弹射高。不过美国现在想改,恐怕也已经晚了。
美国唯一能制造航母蒸汽弹射器的公司是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因长期没有新订单,已经关闭了蒸汽弹射业务,生产线没了,短期内难以重启生产。
![]()
而中国倒是有相关的企业能搞定,其实在设计电磁弹射时我国早就储备了蒸汽弹射技术。技术来源也是老美的巴威,但是现在北京巴威已是国有企业全资控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