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钱”归你,“蒋”归我,钱学森和蒋英相濡以沫62年

0
分享至

在新中国的科研史上,钱学森的名字绝对是丰碑一般的存在。不过,这个伟大的背后,还藏着一段令人羡慕的几十年的姻缘。



他的妻子蒋英,更是一位传奇女性。钱学森晚年的一句“‘钱’归你,‘蒋’归我”更是道尽了两人相濡以沫的深情。



故事的开端,源于两位父亲的深厚情谊。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早年浙江大学的同窗好友,后来又一同赴日本留学深造。在异国他乡的求学岁月里,两人相互扶持、志趣相投,这份友谊在归国后愈发深厚,成为贯穿两家数十年的纽带。

钱均夫家中只有钱学森这一个独子,虽说百般疼爱,但在那个讲究“多子多福”的年代,总觉得家里少了些热闹。



而蒋百里夫妇接连生下5个女儿,个个活泼可爱、模样周正,尤其是3女儿蒋英,从小就灵气十足,一双大眼睛透着机灵劲儿,哭起来都带着几分韵律感。

一次家庭聚会中,钱均夫的妻子看着蒋英黏着钱学森打转的模样,满心欢喜地跟蒋百里夫妇提议:“你们家老三太招人疼了,不如过继给我们家,让钱学森也有个妹妹作伴。”

蒋百里夫妇本就与钱家亲如一家,想着钱家条件优渥、长辈和善,孩子过去不会受委屈,竟然还真一口答应了。

没过多久,两家专门摆了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见证,正式将3岁的蒋英过继到钱家,还改了名字叫“钱学英”。当时已经11岁的钱学森,看着这个突然闯进家里的小妹妹,满心都是新奇与疼爱。



他会牵着蒋英的手在院子里散步,给她讲书本里的趣事,在家庭聚会上,还会陪着她一起唱当时儿歌,稚嫩的歌声里,早已埋下了缘分的种子。

可这份“过继之约”没能维持太久。蒋英的父母送走女儿后,日夜思念,总觉得家里少了一块心头肉。蒋英在钱家待了一阵子,也想念家里热热闹闹的姐妹和熟悉的环境,常常对着钱学森念叨“想妈妈”。钱家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知道孩子终究是离不开亲生父母的。

在蒋英被接回蒋家的那天,钱妈妈拉着蒋英的小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蒋百里夫妇说:“这孩子既然做不成我的女儿,将来可得当我的儿媳妇呀!”

在场的人都当成一句玩笑话哈哈大笑,却没人想到,这句随口的约定,竟真的成了日后一段良缘的伏笔。

随着年岁增长,钱学森和蒋英都长成了心怀理想的青年,他们也都各自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



1935年,23岁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赴美留学的机会。出发前夕,蒋英跟着父母来送行,为了给这位“小哥哥”鼓劲,她现场弹奏了一首钢琴曲,指尖流淌的旋律里满是不舍与祝福。

离别时,蒋英将一本自己珍藏的唐诗递到钱学森手中:“带着它,就当我陪着你吧。”钱学森小心翼翼地将这本书放进藤条提箱,与衣物一同贴身存放,在之后漫长的留美岁月里,这本唐诗成了他慰藉思乡之情的精神寄托。

赴美后的钱学森,一头扎进了航空航天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凭借过人的天赋与刻苦钻研,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成为学界瞩目的青年才俊。

他提出的“卡门 - 钱学森公式”震惊国际,36岁时就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拥有优渥的待遇和顶尖的科研条件。



蒋英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1936年,她跟随父亲蒋百里赴欧美考察,自幼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的她,被欧洲深厚的音乐底蕴深深吸引。考察结束后,她毅然决定留在德国柏林,系统学习声乐与歌剧表演。

在异国他乡,蒋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语言不通就日夜苦学德语,发音不准就反复练习,凭着这份执着与天赋,她很快在音乐界站稳了脚跟。

1941年,蒋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德国大戏院破格聘请,还与知名唱片公司签下合约。后来,她又前往瑞士继续深造,在各类国际音乐比赛中屡获大奖,成为享誉欧洲的华人女高音歌唱家。



那段时间,钱学森在美国潜心科研,蒋英在欧洲深耕音乐,两人相隔万里,起初还能通过书信互通近况,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阻断了通信之路,两人的联系渐渐中断,这一别,就是十几年。



1947年,蒋英回到上海,为了让更多国人听到自己的歌声,她在上海兰心戏院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舞台上的蒋英,身着典雅的演出服,凭借清亮婉转的嗓音和精湛的演唱技巧,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演唱会轰动了整个上海,一时间,“归国女高音歌唱家蒋英”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当时,钱学森也恰好回到国内。作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他的归来同样备受关注,不少名门闺秀都对这位青年才俊心生爱慕,钱家长辈更是着急他的终身大事,特意托付蒋英帮忙物色合适的姑娘。



蒋英爽快地答应了,接连给钱学森介绍了几位优秀的女性,但每次相亲,钱学森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屡屡不了了之。

其实,在兰心戏院的演唱会上,钱学森就已经被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蒋英深深吸引。那个童年时跟在自己身后喊“哥哥”的小姑娘,如今已长成亭亭玉立的艺术家,这份跨越时光的蜕变,在他心里掀起了别样的波澜。

之后,钱学森总是找各种借口前往蒋家拜访,有时是探望蒋英的父母,有时是讨教音乐知识,目光却总不自觉地追随着蒋英。

蒋英渐渐察觉到了钱学森的心意,心里也慢慢对他有了些不同的情感。童年时的情谊、多年未见的牵挂、如今的相互欣赏,种种情愫交织在一起,让两颗心越靠越近。

一次拜访结束后,钱学森送蒋英回家,路上他终于鼓起勇气,直截了当地问:“你愿意跟我一起去美国吗?”



突如其来的表白让蒋英有些意外,她本想再相处一段时间,多了解彼此,但看着钱学森眼中的真诚与坚定,想到两人自幼的缘分与多年的默契,她最终点了点头

1947年秋天,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不久,蒋英就放弃了在欧洲打拼多年的音乐事业,跟着钱学森前往美国。对于一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歌唱家来说,这个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她不仅要离开熟悉的舞台和观众,还要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从头学习英语。

刚到美国的日子并不轻松。钱学森的工作异常繁忙,常常泡在实验室里,一整天都不回家,夫妻两人只有在吃饭时才能好好相处。蒋英的英语基础薄弱,与人交流十分不便,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钱学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算工作再忙,他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手把手教蒋英学英语。他会用英语讲些俏皮话,或是念一段唐诗翻译成的英文,逗得蒋英哈哈大笑,枯燥的学习也变得有趣起来。

在丈夫的耐心教导下,蒋英的英语进步飞快,很快就能自如地与人交流。



在美国的那些年,蒋英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她悉心照料钱学森的饮食起居,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科研。

钱学森工作室的同事们经常来家里聚会,蒋英总是热情招待,亲自下厨做几道拿手的中国菜,大家吃得尽兴时,她还会即兴唱上一段歌剧选段,清亮的歌声总能让聚会的气氛达到高潮,同事们都羡慕钱学森有这样一位多才多艺、温柔贤惠的妻子。

钱学森也不是人们印象中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不忙的时候,他会亲自下厨,给蒋英做几道自己拿手的好菜,两人会一起到公园散步,或是在家中听音乐。

钱学森虽然研究的是严谨的科学,但在蒋英的影响下,他对音乐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后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钱学森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决定放弃美国的优渥待遇,带着家人回国,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蒋英也支持丈夫的决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始终陪伴在钱学森身旁,甚至做好了为保护他付出生命的准备。

回国后,钱学森立刻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中。这项工作事关国家安危,属于高度机密,钱学森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他成了彻头彻尾的“工作狂”,常常一头扎进实验室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甚至好几个月都不回家,家里人根本联系不上他。

蒋英实在放心不下,就跑到国防部去“要人”:“钱学森到底在哪里?这个家他还要不要?”工作人员只能委婉地解释,钱学森从事的是伟大的国家事业,恳请他多理解支持。

蒋英虽然心里牵挂,但也明白丈夫工作的重要性,只能默默回家,独自撑起整个家庭。为了让钱学森能全身心投入科研,蒋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自己钟爱的舞台演唱事业。



当时的她,已经是中央歌剧院的台柱子,深受观众喜爱,但为了家庭和国家大义,她毅然调到中央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学工作。

从光芒万丈的舞台转向三尺讲台,蒋英心里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她将自己的音乐才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夫妻两人的相处时间少得可怜,但彼此的牵挂从未减少。钱学森不忙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回家,蒋英就会给他做最爱吃的饭菜,或是唱首歌给他听,缓解他的疲惫。

而钱学森也总会把得到的荣誉与妻子分享,晚年时,他获奖无数,每次蒋英替他去领奖,他都会幽默地说:“钱归你,蒋归我。”这句简单的玩笑话,藏着他对妻子最深的爱意与感激。



钱学森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人不应该只有科学技术,还需要有文化艺术和音乐。”

这句话,既是他对人生的感悟,更是对妻子蒋英的最高认可。在他遇到科研瓶颈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是蒋英的歌声让他豁然开朗,获得灵感。科学与艺术,在他们身上实现了最完美的交融。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学森与世长辞。在告别仪式上,90岁高龄的蒋英在众人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钱学森的遗体旁,一遍遍地亲吻着他的脸颊,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3年后,2012年2月5日,蒋英也追随丈夫而去,享年93岁。这对相伴62年的夫妻,最终携手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辞世,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赞不绝口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辞世,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赞不绝口

现代快报
2025-11-10 23:15:04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29:12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吃瓜局
2025-11-10 21:07:17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露骨挑衅言论,中方: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辙?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露骨挑衅言论,中方: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辙?

政知新媒体
2025-11-10 23:38:56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现代春秋
2025-11-10 15:40:04
官方:恩佐、阿尔瓦雷斯、朱利亚诺和莫利纳退出阿根廷大名单

官方:恩佐、阿尔瓦雷斯、朱利亚诺和莫利纳退出阿根廷大名单

懂球帝
2025-11-10 19:53:05
顶级中锋来了!名记爆料,国王将交易小萨博尼斯

顶级中锋来了!名记爆料,国王将交易小萨博尼斯

鬼魅突破上篮
2025-11-11 02:25:29
高市早苗再踩红线,遭我国外交官‘斩首’警告

高市早苗再踩红线,遭我国外交官‘斩首’警告

天真无牙
2025-11-10 12:10:24
悲剧还是发生了!鹤壁一男子为女儿讨薪3200致1死,防卫引发争议

悲剧还是发生了!鹤壁一男子为女儿讨薪3200致1死,防卫引发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1-10 16:00:18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南海浪花
2025-11-10 16:13:25
买完美国玉米,中方公布外汇储备,特朗普设鸿门宴,摆了中国一道

买完美国玉米,中方公布外汇储备,特朗普设鸿门宴,摆了中国一道

策略述
2025-11-10 14:47:19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剧叔
2025-11-10 09:33:46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红星新闻
2025-11-10 19:18:22
世体:梅西在进入诺坎普前没联系巴萨的任何人请求许可

世体:梅西在进入诺坎普前没联系巴萨的任何人请求许可

懂球帝
2025-11-10 21:50:10
参观诺坎普,梅西:我回到了我怀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参观诺坎普,梅西:我回到了我怀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懂球帝
2025-11-10 18:17:17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素衣读史
2025-11-10 17:32:56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清书先生
2025-11-10 16:12:58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雷迪克:勒布朗-詹姆斯今日随南湾湖人一起训练

雷迪克:勒布朗-詹姆斯今日随南湾湖人一起训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1 07:51:08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鲁中晨报
2025-11-10 16:23:05
2025-11-11 08:16:49
近史谈 incentive-icons
近史谈
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159文章数 9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数码要闻

vivo Y500 Pro正式发布:2亿影像国民小旗舰

艺术要闻

司徒绵:当代美国著名华裔画家

手机要闻

iPhone有望2027年实现真正全面屏,隐藏Face ID与前置镜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