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9日,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于通过频道发布声明,宣布将移交在2014年加沙战争中阵亡的以色列军官哈达尔・戈尔丁中尉的遗体。
根据声明,遗体移交仪式将于加沙时间当日下午正式举行,以色列法医专家将在接收后开展身份鉴定工作。
若鉴定结果确认无误,戈尔丁的遗体将成为2025年10月10日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哈马斯归还的第24名人质遗体。
这一进展源于2025年11月8日的一次专项搜查行动。
经特拉维夫政府批准,哈马斯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在以色列控制的拉法地区展开排查,最终在当地一处地下隧道内发现了戈尔丁的遗体。
以色列军方总司令埃亚尔・扎米尔中将随后探望了戈尔丁的家人,明确承诺将全力促成戈尔丁及其他所有被扣押人质遗体的归还。
以色列国防军在后续声明中强调:“总参谋长重申了他本人以及以色列国防军的承诺,即确保哈达尔和所有遇难人质平安回家。”
时间回溯至2014年,为期六周的加沙战争期间,时年23岁的戈尔丁作为以色列特种部队成员,参与了摧毁哈马斯地下隧道的专项任务。
2014年8月1日,在双方达成的7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生效仅数小时后,戈尔丁所在部队遭遇武装分子伏击,其遗体被带走并长期存于加沙地带。
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哈马斯始终未公开承认持有该遗体,多次战俘交换谈判均因相关争议无果而终。
与戈尔丁同期阵亡的另一名以色列士兵奥伦・绍尔的遗体,已于2025年早些时候在加沙冲突后的清理行动中被发现并移交。
![]()
此次遗体移交是2025年停火协议的重要执行成果。
这场停火协议,旨在终结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引发的新一轮大规模冲突。
协议生效之初,哈马斯共扣押20名以色列活体人质及28具遇难者遗体,以色列则关押着数千名巴勒斯坦囚犯。
根据协议条款,哈马斯已完成全部活体人质的释放,并陆续归还23具遇难者遗体;作为交换,以色列已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并归还数百具巴勒斯坦人遗体,为地区局势降温创造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人质遗体的搜寻与移交始终面临多重阻碍。
哈马斯此前曾表示,部分遗体因以军空袭导致地道坍塌、建筑损毁而被掩埋,需借助重型设备开展挖掘工作。
此次戈尔丁遗体的发现,正是以色列方面放宽搜查限制后的成果。
目前,仍有三名以色列人和一名泰国人人质的遗体尚未从加沙运回,他们均在2023年10月的袭击事件中被绑架,其遣返进程将成为检验停火协议可持续性的关键。
分析指出,此次遗体移交为巴以双方积累了难得的互信基础,但长期和平仍面临挑战。
自2014年以来,巴以围绕战俘遗体交换的谈判多次因分歧破裂,而2025年停火协议的推进,离不开美国、卡塔尔、埃及等多方的持续调解。
随着剩余人质遗体遣返工作的推进,国际社会期待双方能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加沙地带战后治理与重建议题的谈判,为地区实现长久和平奠定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