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日前,第七届饲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应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主办,会议聚焦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防范、饲料产品质量控制、新型检测技术研发、数智化赋能饲料质量安全等领域进行探讨,旨在助力构建饲料质量安全新生态。
面对新时代要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针对饲料质量安全重点强化了四方面工作:提高风险预警能力,依托国家饲料质检中心等单位全方位开展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强化检验检测支撑能力,与检验检测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生产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饲料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和执法能力,发布一系列公告、颁布一批标准,维护饲料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为行业服务的管理水平,建立新产品咨询服务机制、动态调整原料和添加剂目录、强化发酵饲料管理等工作。
“当前我国饲料行业呈现总量微降、结构优化、正效益提升等特点,并且以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的态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表示,保障饲料质量安全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发展安全优质的饲料业是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表示,我国饲料产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内经济长期稳定向好,是全球最大的肉蛋奶消费市场,对饲料有长期稳定的需求,为饲料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他认为,饲料生产者应加快更新工艺装备,避免因生产工艺参差不齐造成的营养损失和高耗能。监管体系要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警”转型,破解监管滞后性问题。
“我国大豆、鱼粉等蛋白原料短缺,进口依存度高,苜蓿等优质牧草也存在缺口,需要找到减少进口依赖的有效措施。”全国畜牧总站站长魏宏阳认为,做好饲料资源风险防控,要持续抓好开源替代,开展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抓好提效减量,用数智赋能精准配方和精细饲养。持续做好增草节粮,因地制宜推广增畜、节粮、改地多赢的饲草生产模式。(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一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