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辅市民在11月8日深夜摸黑寻找蜡烛时,俄军正在书写现代战争教科书的新篇章。这场代号“能源斩首”的突袭中,18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与10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组成立体打击群,而真正致命的却是那13枚9M729巡航导弹——这种曾被《中导条约》明令禁止的武器,此刻正用不装核弹头的常规打击,完成比核威慑更残酷的心理震慑。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灰色威慑的艺术
俄军此次使用的9M729导弹射程精确控制在480公里,恰好卡在条约废止后的法律真空带。这种“能装核弹但不装”的模糊战术,让北约陷入两难境地:若承认其“全球禁止”属性,等于变相认可俄罗斯退出条约的合法性;若保持沉默,则默许了战略威慑的新玩法。乌克兰能源部长格林丘克所称的“系统部分恢复”,在13个主要变电站同时冒起的浓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
image
低空死神的降维打击
450架自杀式无人机与导弹的配合堪称教科书级战术。前者以20米超低空突防,引诱乌军防空系统开机暴露位置,后者随即用3倍音速俯冲摧毁雷达站。第聂伯罗住宅楼的惨剧证明,当45枚导弹分散攻击时,号称拦截率85%的西方防空体系瞬间失效。更致命的是俄军对铁路调度中心的精准打击,基辅至波尔塔瓦的交通大动脉被切断,北约援助的“血管”正在结冰。
![]()
image
北约沉默暴露的战争新规则
西方媒体集体失语的背后,是残酷的现代战争逻辑重构。俄军故意保留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外接电源,却在周边实施16小时轮换停电,这种“不断根只断枝”的打击,既规避了核灾难的舆论风险,又让250万乌克兰人陷入生存危机。正如哈尔科夫变电站爆炸时的蓝色电弧,照亮的是未来冲突的模板:不宣战、不动核,用断水断电瓦解现代社会的抵抗意志。
![]()
image
当泽连斯基呼吁“加大制裁”时,波尔塔瓦州的25万居民正用发电机抽取地下水。这场能源绞杀战最可怕的战果,或许是让世界看清了21世纪战争的真面目——摧毁电网比占领领土更致命,黑暗比子弹更能摧毁人心。俄军在用13枚导弹向全球演示:当超级大国不再遵守游戏规则,小国的防空系统再先进,也防不住整个文明的断电恐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