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随 iPhone 16 系列,Apple 推出首款 25W MagSafe 磁吸无线充电器,主打更高功率的磁吸快充。而今年在 iPhone 17 系列发布后不久,又带来一款全新的 25W MagSafe 充电器。根据 Apple 官网显示,新款已标注并面向 Qi2.2(MPP)最新标准,而旧款未见 Qi2.2 标识。
充电头网已分别完成对两款产品的拆解,为便于各位快速把握两者间的差异,本文将基于拆解结果展开对比分析。
Qi 无线充电协议版本一览
在进行对比分析前,先来看下各Qi无线充电协议版本与支持情况,让各位有个更好的了解。
![]()
Qi标准由WPC无线充电联盟于2010年推出,基于电磁感应技术实现无线能量传输。初代标准仅支持5W输出,主要面向小功率设备。经过十余年演进,Qi已从基础电力传输升级为集成磁吸定位、高速充电与智能温控的系统化平台。最新的Qi2.2标准实现了25W高功率输出,并强化了磁吸精度与散热控制,标志着无线充电技术正式迈入高功率与高安全并重的新阶段。
过 Qi2.2 认证手机盘点
![]()
截至 2025 年10 月底,已有 203 款产品通过 Qi2.2 认证,包括 Apple苹果的 iPhone 16全系以及Google Pixel 10 Pro XL多款终端设备,后续我们或将能看到iPhone 17系列也通过Qi2.2认证。
接下来充电头网将带来这次新旧两款Apple 25W MagSafe磁吸无线充电器的拆解对比。
Apple 25W MagSafe磁吸无线充电器拆解对比
外观
那么首先从外观方面看看有什么区别。
包装
![]()
在包装方面,两者均采用白色包装盒,盒子右上角印有苹果logo,MagSafe Charger和产品外观图,整体简约。
线圈主体
![]()
将MagSafe无线充电器取出,两者均为通体白色设计。
同时具充电头网测量,新款的直径约为55.5mm,厚度约为4.5mm,重量为46.2g,总长度约为110.5cm;而旧款的直径约为55.5mm,厚度约为4.45mm,重量为46.4g,总长度约为110cm。两者外观参数几乎一致,差异均处于测量误差范围内。
接口
![]()
线缆以及接口方面,两者均采用编织线缆,线身与线头连接处是经典无网尾设计,同时在USB-C插头外壳上均印有新西兰R-NZ和日本VCCI认证标识,USB-C公头印有磁吸无线充电器型号和序列号信息。
内部结构
接下来将这两款产品拆开,看看内部结构、用料是否有所区别。
USB-C接口
![]()
将插头拆开,内部均设有PCBA模块,正面均设有合金电感和滤波电容,从外观上看结构一致。
![]()
另一面均设有两颗芯片,从外观上看结构一致。
![]()
最后两者USB-C插头的金属外壳和塑料定位支架,内部镀金端子一览,结构一致。
线圈
接下来看看无线充电板部分的区别。
![]()
将两款产品从边缘撬开面板,在面板内部均贴有屏蔽铜箔,从结构上看完全一致,内部均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在边缘设有用于吸附手机的磁铁。
![]()
拆开另一面,内部PCBA模块通过双面胶粘贴在铝合金壳体上散热,隔磁片与铝合金外壳之间均设有黑色塑料板绝缘。
PD控制器
![]()
在具体的芯片选型方面,两款产品用于USB-C接口控制的PD控制器为同一款,丝印3GK07。
电源转换芯片
![]()
两款产品的电源转换芯片均一致,来自TI德州仪器,丝印CP3100A1。
主控MCU
![]()
在主控MCU的选型上,两者同样一致,均为来自ST意法半导体的STWTD1A0。
无线充电芯片
![]()
无线充电主控选型也一致,均来自意法半导体,丝印STWTA1A1。
存储芯片
![]()
在存储芯片的选型上,新款的从丝印来看为Z5E3W,旧款的辨认不清,但从其余芯片选型、电路结构完全一致的情况上看,大概率两者为同一型号。
切换开关管
![]()
用于切换谐振电容的开关管均来自达尔,丝印96,型号DMT12H065LFDF,NMOS,耐压115V,导阻65mΩ,采用U-DFN2020-6封装。
充电头网总结
![]()
Apple 新款 25W MagSafe磁吸充电器物料清单如上表所示。
![]()
Apple 旧款 25W MagSafe磁吸充电器物料清单如上表所示。
![]()
最后附上两款产品的拆解对比汇总表格,方便大家对比两款产品的区别。
通过拆解对比来看,两款产品从外观到做工几乎同模同料,包装与配色延续苹果一贯的极简风,盘面均为通体白色圆盘配编织线,USB-C 插头同为无网尾结构并带 R-NZ、VCCI 等认证标识,尺寸与重量都落在量产公差内;屏蔽铜箔、磁体布局、铝合金壳体散热与绝缘隔离板等机械与热设计亦无本质区别。
在用料方面也并无区别,USB-C 端供电与滤波布局一致,PD 控制器丝印 3GK07;电源转换芯片为 TI CP3100A1;主控 MCU 为 STWTD1A0;无线充主控为 STWTA1A1;谐振电容切换管为达尔 DMT12H065LFDF。
由此可见,两款产品新旧之别主要不在硬件,而在协议与认证策略,新款在无线充主控/MCU 中导入并启用 Qi2.2 协议栈与相应认证密钥,完成 WPC 认证后对外以 Qi2.2 身份广播与握手,因此可对符合 Qi2.2 的机型开放25W快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