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逐渐来临,又进入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高发季节。
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1/3的感染者终身伴有和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经过流脑疫苗的接种,我国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并继续做好预防工作。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流脑的防治知识。
1.什么是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或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等特点。
我们国家的流脑病例在冬春季节高发,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
人群对于流脑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是流脑的好发人群,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由于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特性,学校及幼儿园是流脑高发地点。
脑膜炎奈瑟菌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分为A、B、C、Y、W135等12个血清群,血清群间没有持久的交叉免疫。
![]()
2.流脑如何传播?
流脑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的唯一宿主,脑膜炎奈瑟菌离开人体后很难存活,所以间接传播的机会很少。
但是,如果是和2岁以下的宝宝有特别亲密的接触,比如同睡、拥抱、哺乳等,就有可能把病菌传给孩子。
![]()
![]()
3.流脑有哪些症状?
流脑的潜伏期为1到7天,一般为2到3天。需要注意的是,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混淆和漏诊,耽误治疗。
症状阶段
具体症状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1.发热:突然高热,体温可达 39℃以上
2.头痛:剧烈且持续的头痛,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
3.乏力:全身无力、肌肉酸痛
4.咽痛:喉咙疼痛,可能伴有咳嗽
典型症状(病情加重)
1.剧烈头痛:头痛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
2.颈项强直:脖子僵硬,低头时疼痛明显
3.皮肤瘀点、瘀斑: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的瘀点、瘀斑,按压不褪色
4.畏光:对光线敏感,眼睛难以睁开
5.意识障碍: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6.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性抽搐备注:少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4.如何预防流脑?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随着流脑疫苗的广泛使用,我国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针对脑膜炎纳瑟菌的抵抗能力,当机体再次接触该细菌时,免疫系统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
当前我国预防流脑的疫苗有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和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两大类,共5种疫苗,具体见如下表格。
流脑疫苗种类及接种程序
分类
疫苗名称
作用
接种程序
免疫规划疫苗(免费)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
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3月龄或6月龄开始接种,不同年龄段不同生产厂家疫苗免疫程序略有不同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预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2周岁开始接种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
预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3月龄开始接种,不同年龄段免疫程序略有不同
![]()
家长应确保儿童按时接种流脑疫苗。
在高发季来临前,高风险人群也可考虑自费补充接种疫苗。在冬春季节一旦出现高热、头痛之后出现呕吐、皮肤大面积瘀点、瘀斑甚至意识混乱、嗜睡、昏迷等症状尽快就医,切勿拖延!!!
除了疫苗接种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脑的重要措施:避免与流脑患者或带菌者密切接触;勤洗手、勤通风、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尽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来源 | 徐州疾控
徐州广电编辑 | 王峤
一审 | 姚亮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