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的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本应是聚焦全球气候治理的多边协商场合,却硬生生被美国代表搅成了针对中国的“指责大会”。美方代表在会上两度发难,一边无端指责中国碳排放量巨大,甚至抹黑中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经济优势并污染环境”,一边又自吹自擂,宣称美国的环境政策“成功”、是各国效仿的“楷模”。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刚落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便三次起身回应,层层递进戳破美方谎言,这场激烈交锋的背后,本质是霸权逻辑与公平正义的正面碰撞。
美方的指控看似来势汹汹,实则连最基本的事实都站不住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早已明确,美国是全球历史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其人均碳排放量长期处于世界最高水平,这样的“历史欠账”是铁打的事实。更讽刺的是,美国曾公然将气候变化称作“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还两度退出《巴黎协定》,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全球气候治理的连贯性,直接导致全球减排进程受阻。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近期的政策转向将使其2030年的排放量增加10亿吨,与前总统拜登设定的减排目标背道而驰,一边扩大油气生产,一边要求他国减少排放,这样的“双重标准”简直令人咋舌。
![]()
面对美方的无理挑衅,耿爽的回应堪称精准有力、一针见血。第一次发言时,耿爽还保持着协商的克制,明确指出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超30%,但人均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并不处于高水平。中国是全球公认的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定、行动最有力、效果最显著的国家,在清洁能源发展、能耗下降、绿色转型等方面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可美方代表假装视而不见,继续甩锅推责,耿爽随即追加第二次发言,不点名揭露某常任理事国“历史排放最多、减排不积极、行动不靠谱,还两次退出《巴黎协定》”的事实,明眼人都知道这说的就是美国。当美方第三次发言直接点名中国、语气愈发强硬时,耿爽的回应也不再含蓄:“既然美国不含蓄,那我也不含蓄了”,直白戳穿美方将气候问题政治化的真实意图,让美方当场哑口无言。
美方之所以急着在气候议题上挑衅中国,核心逻辑根本不是为了全球气候治理,而是打着如意算盘想让中国为其霸权买单。经济上,美国长期将气候治理与产业竞争力对立起来,一提减排就担心削弱自身经济优势,政策反复无常,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拜登再加入、如今又有退出风险的闹剧,本质就是这种短视思维的体现。政治上,美国想把气候治理变成维持霸权的新工具,企图用“主要排放体”的说法替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无视自身历史排放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逼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减排义务,进而掌握全球气候规则的制定权。更恶劣的是,美国还拉帮结派搞气候“小圈子”,试图让各国按其规则行事,这种霸权操作只会撕裂全球气候合作的共识。
![]()
反观中国,在气候治理上的行动从来都是实打实的。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最早做出减排承诺,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产业链全球合作,还在非洲等地区开展大量清洁项目支持。联合国报告显示,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升温预测从接近4摄氏度降到如今的2.3-2.5摄氏度,中国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是不愿承担责任,而是反对不公平的责任分配,反对将气候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全球气候治理从来不是单一国家的事,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美方想让中国为其历史欠账和霸权野心买单,这种计谋注定不会得逞。当前全球气候形势已经万分严峻,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增加2.3%,是2010年代年均增长率的四倍,未来十年可能突破1.5℃的关键阈值,极端天气灾害愈发频繁。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美国作为历史排放最多的国家,本该带头承担责任,而不是忙着指责他国、推卸义务。
![]()
耿爽在会上的表态说得好,“围绕气候变化问题,谁在采取行动、谁在推卸责任,谁在寻求合作、谁在无理搅局,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全球气候治理需要的是团结合作,不是指责推责;需要的是公平正义,不是霸权逻辑。美国如果继续执迷不悟,只会成为全球气候合作最大的障碍,最终损害的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人类的利益。这场联合国交锋,中方不仅驳斥了美方的无理指控,更捍卫了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也让世界看清了谁才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真正行动派,谁在搞政治操弄。历史终将证明,霸权主义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前,注定不堪一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