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AI图骗术升级!4.3高分店竟是合成图,吃顿饭像开盲盒?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 AI 造假的瓜真是一波接一波,看得人眼花缭乱还一肚子气。
前有山姆会员店用 AI 生成菜品图被骂上热搜,后有电商平台出现 “六指模特” 的离谱假图,就连情侣之间都能因为 AI 合成图闹分手。
一边是 AI 带来的娱乐狂欢,一边是真假难辨的现实坑位,咱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躲这些 “科技与狠活”?
说句实在话,山姆这次的操作真是把会员当 “冤大头” 耍。自从换了前阿里高管,店里的画风就变得不对劲,APP 里的生鲜图片全换成了 AI 生成的 “照片”。
你见过牛肉馅拍成成品意面的吗?1.6 公斤的番茄盒子,图片里就摆 3 个凑数。
![]()
明明是生栗子,宣传图却做得跟糖炒栗子似的诱人,更离谱的是还有用叉子叉着生牛肉的诡异画面。
原本清爽的白底实拍图,非要改成花里胡哨的场景图,食材的肥瘦、份量全给糊住了,网友直接炸了:“我到底是在买食材还是点外卖?”
这波操作让山姆足足挂了两天热搜,会员们吐槽声一片:“交着会员费,就是想买到实打实的东西,结果现在成了开盲盒!”
好在 11 月 3 日山姆终于低头,承诺把图片改回实拍,骑手超负载运货的问题也在整改,但这伤了的信任可没那么容易修复。
![]()
不止山姆,整个电商圈的 AI 造假都快泛滥成灾了。
淘宝、天猫上的女装区简直是重灾区,AI 生成的模特要么长着六根手指,要么姿势扭曲得不像正常人,背景里还有看不清的字体、季节矛盾的离谱细节。
有消费者花 200 块买了件 “梦中情裙”,结果收到货发现布料廉价、版型奇怪,跟图片比简直是 “牛头不对马嘴”。
更过分的是,有些商家连买家秀都造假,不同店铺的评论区里,居然出现了姿势、背景一模一样的 “买家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 AI 批量生成的刷单图。
![]()
还有外卖店更会玩,门店图、菜品图、甚至员工图全是 AI 合成的,4.3 高分的店居然连实体店都可能不存在。
纽约有个房东更绝,用 AI 生成房屋损坏的照片,向退租房客索赔 9000 美元,要不是裂痕位置有细微破绽,这冤大头可就当了。
说白了,这些商家就是把 AI 当成 “省成本、图省事” 的作弊工具,绕过了实拍、品控这些硬功夫,把消费者当傻子骗。
好在监管和平台终于出手了。2025 年 9 月 1 日,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生效,要求 AI 生成的内容必须加显式和隐式双重标识。
淘宝早在 3 月就启动了 AI 假图治理,明确禁止商品图失真,还上线了识别模型,至今已经拦截了近 10 万张 AI 假图。
![]()
但问题依然存在,不少商家还在钻空子,要么不标识,要么用拙劣的 AI 图蒙混过关,毕竟新规没出台具体的处罚措施,商家们还在观望。
从另一个角度看,AI 造假早已不局限在商业领域,它正在悄悄毁掉咱们之间的信任。
今年 1 月西藏日喀则地震时,那张刷屏的 “废墟下的小男孩” 照片,居然是 AI 生成的。
6 月北京查处的 AI 仿冒名人带货案,用 AI 克隆央视主持人的形象,把普通糖果包装成 “神药” 忽悠人,真是刷新了底线。
![]()
这些虚假内容带来的伤害,可比买错东西严重多了。商业造假顶多让你损失点钱,但社会层面的造假会慢慢消耗咱们的同情心。
现在刷到感人的救援视频、温馨的家人团聚画面,大家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下意识地放大视频,看看人物手指是不是自然、光影有没有问题,生怕又是 AI 合成的 “套路”。
咱们现在都快被逼成 “自学成才的鉴假师” 了。买东西先翻遍评论区找实拍图,看视频得开慢放,遇到可疑的还得去搜同款对比。
可 AI 技术更新太快了,今天还能靠 “六指模特”“腾空手提包” 这些破绽分辨,半年后呢?那些技术好的 AI 生成图,连专业人士都得费半天劲鉴别。
更让人揪心的是 “信任疲劳”。就像一个人在沙漠里遇到太多海市蜃楼,等真正的绿洲出现时,他已经没力气走过去了。
现在不少人都懒得分辨了,刷到内容随口说一句 “真假无所谓,图个乐就行”。
好在现在监管和平台都在积极行动,没让 AI 造假一路横行。
除了四部门的《标识办法》,北京市场监管局还用《广告法》查处了 AI 仿冒名人带货案,这可是对 AI 造假的首次 “亮剑”,给不少商家敲了警钟。
从 9 月 1 日《标识办法》实施后的测评结果来看,文生图场景完全合规率达到 81.8%,文生视频更是高达 90.9%。
![]()
主流 AI 模型都开始加标识了,图片角落会有水印,视频开头或结尾会有提示,元数据里还藏着隐式标识,普通人虽然看不到,但监管和平台能查到。
平台方面也没闲着,淘宝不仅拦截 AI 假图,还在千牛卖家工作台里加了 AI 制图功能,不过要求商家只能适度修饰,不能失真。
抖音更贴心,检测到可能引起误会的 AI 内容,会直接弹出提示:“这张图可能让人误会”,避免情侣、朋友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但要真正守住真实,光靠监管和平台还不够。商家得明白,AI 不是造假的挡箭牌,消费者要的不是完美的合成图,而是真实的商品和服务。
![]()
那些诚信经营、用心拍实拍图的商家,虽然可能一时销量不如造假的,但长期来看,肯定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其实咱们普通人并不排斥 AI,豆包 P 图、东北雨姐的 AI 音乐、“天气之肘” 的搞笑视频,大家看得不亦乐乎。
关键区别在于,这些 AI 内容明明白白告诉你 “我是合成的”,是咱们主动选择的娱乐,和现实之间有一道清晰的分割线。可那些用来欺骗人的 AI 假图、假视频,就是在透支大家的信任。
AI 本身没什么对错,就像一把刀,能用来切菜做饭,也能用来伤人。坏的不是技术,是把 AI 当成骗人工具的人。
![]()
商业的本质是诚信,技术的底线是向善。当 AI 能完美复刻现实的时候,咱们更要守住真实的价值,因为失去了真实,所有的美好都只是算法编织的谎言。
AI 再先进,也替代不了真实。咱们想要的真的很简单:买的牛排就是图片里的那块,看到的感动瞬间是真的发生过,花的钱能换到对等的真实价值。
监管要织密法网,让造假者付出代价;平台要把好关口,不让假图假视频蒙混过关;咱们自己也要多留个心眼,别当冤大头。
![]()
真实才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 “奢侈品”,丢了真实,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自欺欺人的工具,最后坑的还是咱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