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对稀土出口管制有所放松,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宣称不惧中方在稀土方面“卡脖子”,可事实真像他说的那样吗?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夸下海口,称美国“一年后”就会拥有大量稀土,如今贝森特也跟风鼓吹起美国本土稀土,但这些说法都缺乏实际支撑。
![]()
据观察者网最新消息,贝森特在参观一处新建的稀土矿物加工中心时,声称“美国已重新实现独立”,还表示美国制造业会在2026年和2027年不断“腾飞”。而他所谓的证据,仅仅是该加工中心制造出的一块磁铁。
不可否认,美国确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按照贝森特的说法,这是25年来美国首次在本土制造出磁铁,象征意义重大。然而,这并不能说明美国未来就能打破中国在稀土行业“卡脖子”的局面。因为稀土产品最终要进入市场销售,美国稀土产品能在产量和价格上超越中国稀土产品吗?恐怕很难。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在全球稀土加工能力方面占比超80%,在磁体生产领域占比超90%。美国虽有芒廷帕斯等稀土矿,但长期缺乏中下游的冶炼与分离技术,开采出的稀土仍需送到中国加工。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稀土产品和实现商业化生产稀土产品,完全是两回事,贝森特未免过于乐观。一家美国磁业公司的创始人就明确指出,部分美国客户的需求标准,是中国经过几十年产业积累才达到的,美国目前还做不到。
![]()
由此可见,美国若想重建一条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真正的困难并非稀土原材料供应,而是时间可能不够。一方面,特朗普大概率无法连任,其剩余任期只有三年多,指望美国稀土产业在这段时间取得重大突破,难度极大。另一方面,美国寻求重建稀土供应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可追溯到奥巴马时期,但成果寥寥,不然也不会25年才造出一块本土磁铁。
所以,贝森特的豪言壮语目前看来过于乐观。即便美国真的重建了稀土供应链,也难以改变当前中美博弈的态势。因为和特朗普靠加征关税这一单一手段不同,中方对稀土这张牌的定位,可能本就是一次性的,没指望靠它长期发挥作用。
比如,商务部多次表示,愿意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这表明中方只是管控稀土出口,并非禁止出口,这与美方禁止对华出口高规格芯片的做法截然不同。毕竟如果美国及其盟友不计成本地投入稀土产业,取得重大成果并非不可能。要是中方完全禁止稀土出口,反而会促使美国及其盟友不惜代价自主研发,这对中方加强稀土产业话语权并无益处。
美方禁止对华出口高规格芯片就是一个例子,正是美方的这一举措,迫使中方走上完全独立自主的芯片研发道路。
总体而言,目前被贝森特寄予厚望的美国本土稀土产品,在技术成熟度、成本和规模上,都无法与中国成熟的产业链相提并论。指望在未来三年,甚至特朗普所说的“一年内”实现全面逆转,从整体情况来看并不现实。
![]()
不过,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这一目标还是有可能达成的。只是特朗普和贝森特能等到那一天吗?鉴于美国两党目前激烈争斗的态势,如果“稀土自主”的成果不在他们任期内出现,他们恐怕不愿“为他人做嫁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