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轼的伯乐——欧阳修
二十一岁的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文章被主考官欧阳修赏识,并盛赞:“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二
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与垫脚石——王安石
宋英宗当政时期,宰相王安石实施变法。苏轼与欧阳修等诸多师友为旧党,与变法派王安石政见不和,纷纷被I迫离京。苏轼仕途多次被贬,一生颠沛流离,均与王安石的政I治主张有关。
借由乌台诗案,新I党欲将苏轼置于死地。 此时退休老人王安石,竟也上书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苏轼因王安石一言而保留住性命。
走下政坛的王安石,与苏轼化敌为友,成为一对忘年老友。
![]()
三
ZUI好的兄弟——苏辙
两人相差三岁,从小一起学习,长大后一起参加科举、做官。哥哥外向豪迈,弟弟沉稳内敛。他们相扶相持共渡难关,虽然异地不能见面,但一生都在书信联系,为彼此作诗。除了血缘亲情,他们更是ZUI懂得彼此的人。
四
苏轼的偶像——陶渊明
陶渊明与苏轼相差700多岁,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田园诗第壹人,与苏轼的力挺有密切关系。苏轼为了凸显陶渊明的诗,会贬低其他诗坛大神。对于说陶渊明坏话的人,苏轼也会作诗大力抨击。
苏轼身体力行诠释了一个合格粉丝的素养:不止是维护偶像跟人打嘴仗,还要体会并理解偶像的作品,以偶像为榜样,切实地学习他、感受他、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超越他。
![]()
五
苏轼的好朋友们
苏轼一生交友无数,与具有游侠气质的陈季常交往ZUI多。经历乌台诗案,人生处于ZUI低谷时期,陈季常的友情是苏轼那段苦难日子里唯壹的慰藉。
苏轼曾说自己前世是一和尚。他的一生受佛教影响颇深,所作诗词中也多有禅意。苏轼与很多著I名僧人交情深厚。
曾经有一位叫道潜的僧人,因与苏轼关系密切,受其牵连而被治罪,且被诏令还俗。后来新皇帝登基,才又受诏复还,重新削发为僧。宦海多变幻,普通人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和尚都难。
![]()
苏轼是为北宋诗坛上第壹大家,文章独步天下。但即使是这样一位天才,其一生也多在郁郁不得志度过。
苏轼曾作诗回顾自己的一生《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我们这一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一切都如白驹过隙。
正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生憋屈。如果他生在现代,不会成为流芳百世的大诗人
眉山苏家两代的不同育儿观,一代卷娃,一代放羊。名人的孩子也苦
感谢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留言、点赞。
(920)
#文化##苏东坡##苏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