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甘肃的永泰古城以其独特的形状吸引了一大批游客。确实,在遍地堡城遗址的西北地区,这座古城都堪称独特。其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西南,祁连山余脉寿鹿山北坡脚下,坐北面南,正对高山,平面呈椭圆形,四座瓮城加上棱角分明的墙角,从高空中俯瞰很像一只乌龟,所以被称作“永泰龟城”。
![]()
![]()
永泰古城这一带,处于丝绸之路要道,位置重要。早在西汉武帝时期平定河西后,就曾在此修建老虎城,屯兵设防。到了明代,被赶到漠北的蒙古人时时侵扰汉境,于是修筑了大量边墙和堡寨设防。
![]()
![]()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9)松山战役大胜后,明王朝收回了被蒙古人占据三十余年的大小松山地区。为巩固边防,着手修筑了一条从今景泰县索桥,到古浪县土门镇,长400余里的长城,被称作“新边”。沿线又增设数座堡寨。
![]()
![]()
据记载:明万历年间,李汶总督三边,见前城损坏,于是与兵部尚书田乐议奏筑城,文臣方岳,荆州俊,元戎孙仁等助成。复令参将达云、萧如薰相度地址。明万历丙午三十四年(1605)冬月起工,戊申三十六年(1607)六月落成,乃曰永泰。
![]()
![]()
永泰城,是这条新边上最大的堡城,是通达兰州的军事运援站点。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述,“明时自兰州以北,常为寇冲,往往设置重兵驻于此(即景泰),保障西陲”。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兰州参将也驻扎于此。
![]()
这座贯穿明清两朝的大型古城,由黄土夹砂夯筑而成,东西长520米,南北宽500米,周长1717米,墙高12米,城基厚6米,占地30余万平方米。城门外有一涝池名永汲海,供城内用水。
![]()
城东、西、北三面筑有半圆形的封闭月城,在城墙的外围东、西、北三面有三个半月形的封闭式月城,城下有瓮城、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渐次远去。城门向南开,外筑甬门,外门“永宁门”,内门“永泰门”。
![]()
![]()
清朝中期名将岳钟琪,正是永泰城人。雍正二年(1724),他命人在城内东西街和北角,开凿五口水井,以作“龟”的五脏,还在北角挖一大水池,曰甘露池。水池和水井,并称六腑。既为城内风水,也为居民饮水。这些水井保存至今。
![]()
在民国时期,永泰古城仍然是一座人口稠密的大村镇。可惜随着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年轻人纷纷搬离此处。至笔者此行,城内仅存十余户人家。倒是随着近几年爆火,游客增多,卖土特产的收入,能够为村民增加一点生活的补贴。(甘4,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5年1月24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